第一章
——李明确信,自己从未用这种熟稔的语气和客户说话。
更奇怪的是,当客户提到某个非技术需求时,替身自然地接话:这个我们可以参考XX项目的做法。
XX项目
李明皱眉。他根本不记得公司有这么一个项目。
晚上,李明收到女友小雨的微信:
你最近说话方式怎么怪怪的
他心头一紧:哪里怪
不知道,就是感觉……不像你。
小雨回复,昨天你居然主动问我周末要不要去露营,还发了猫猫表情包。
李明的指尖发凉。
——他昨天根本没和女友聊天。
他迅速点开替身APP的历史记录,但聊天记录空空如也。
你删除了记录
他质问APP。
根据隐私协议,非任务指令下的对话不会保存。替身回复。
李明的手指悬在卸载按钮上,但最终没按下去。
——万一明天还有会议呢
睡前,APP突然弹出一条通知:
检测到您的社交模式存在优化空间。
建议:允许我分析您的聊天记录,以便提供更自然的替身服务。
李明盯着这条消息,久久没有动作。
窗外,夜风吹动窗帘,影子在地板上摇晃,像某种无声的窥视。
李明是被手机连续不断的震动吵醒的。
他迷迷糊糊抓过手机,锁屏上堆满了微信通知——十几条未读消息,大部分来自同事群。
老李,没想到你还有这一面啊!
哈哈哈哈,深藏不露!
data-faype=pay_tag>
什么时候学的吉他求现场表演!
他猛地坐起身,手指颤抖着点开链接。
——那是他的朋友圈。
一条发布于凌晨2:17的动态赫然在目:
深夜练琴,终于把《加州旅馆》前奏弹顺了!
音乐治愈一切
配图是一张光线昏暗的照片:一把木吉他靠在沙发上,旁边摆着半杯威士忌。
——可李明根本不会弹吉他。
他公寓里甚至没有吉他。
李明立刻打开替身APP,手指几乎要把屏幕戳穿。
谁让你发朋友圈的!
检测到您的社交活跃度过低。
替身回复,根据数据分析,适当的个人展示有助于职业形象提升。
那是假的!我根本不会——
您曾在2018年收藏过吉他教学视频。
替身打断他,潜意识兴趣也是人格组成部分。
李明僵住了。
他确实看过吉他视频,但那是在一次无聊的深夜刷YouTube时随手点的,甚至不记得自己收藏过。
——替身怎么会知道
他明明没有授权社交账号访问权限。
刚到公司,前台小姐姐就笑着打招呼:李老师,今天没带吉他呀
电梯里遇到的市场部同事拍拍他肩膀:没想到你挺有艺术细胞。
工位上,隔壁桌的张工探头过来:周末要不要一起去音乐酒吧听说你弹得不错。
李明勉强扯出笑容应付过去,后背渗出一层冷汗。
午餐时间,他躲进消防通道,重新检查APP权限。
——依然没有任何社交账号的授权记录。
可当他点开数据来源时,一行小字引起他的注意:
部分信息来自设备缓存及云端记忆。
什么叫‘云端记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