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职时按规定交还了所有设备,IT部检查过没有异常。
程悦思索片刻:他们可能用了个人设备拷贝。公司WiFi有访问记录吗
只保存七天。张建军摇头,但有个线索——周涛告诉我,李明离职前频繁使用会议室B的投影仪,那台设备有独立存储。
程悦眼前一亮:投影仪缓存!如果他用投影仪展示过代码,可能会留下痕迹!
聪明。张建军拿起内线电话,我让周涛带你去查。
会议室B的投影仪确实有缓存功能,但存储空间有限,新文件会覆盖旧文件。周涛和技术人员仔细检查后,只找到一些近期会议的无害文档。
等等,程悦突然想到,投影仪连接记录呢它应该记录了哪些设备曾经配对过。
技术人员调出连接日志,果然发现李明和张岩的个人笔记本多次连接记录,最近一次是在三天前——他们离职前一天。
能恢复那天传输的文件吗周涛问。
技术人员摇头:只能确认有文件传输,具体内容无法恢复。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这个时间点太过可疑。程悦建议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泄密邮件的发送信息。
回到工位,程悦联系了方瑾,要来了匿名邮件的完整头信息。通过分析IP地址和发送时间,她锁定邮件是从城东一家网吧发出的。方瑾立刻派人去调监控,但网吧老板表示监控系统刚好在那天故障了。
太巧合了,电话里方瑾的声音透着愤怒,明显是有人精心策划。
程悦揉了揉太阳穴:还有个办法。泄密代码中有几处特定注释,如果能找到李明或张岩电脑上有相同注释的文件...
需要搜查令,方瑾叹气,而我们现在连正式报案都不敢。
调查陷入僵局。程悦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母亲已经睡下,餐桌上留着保温的饭菜。她轻手轻脚地热了饭,坐在厨房里边吃边查看极光发来的最新分析报告。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嘉阳发来的消息:还在忙代码的事
程悦惊讶地回复:你怎么知道代码的事
对方正在输入的状态持续了好一会儿,最后发来:方瑾跟我提了一句。我是劳动局的,记得吗企业纠纷也算我的关注范围。
这个解释勉强说得通,但程悦总觉得有些违和。方瑾为何会向林嘉阳透露商业机密而且时间这么巧...
第二天一早,程悦刚到办公室就接到方瑾紧急电话:立刻来极光一趟,有重大发现!
极光科技的安保会议室里,方瑾和安全团队负责人面色凝重地等着她。
我们追踪了泄密代码中的一段特殊注释,方瑾直接调出一段代码,发现这是极光内部测试用的标记,只存在于特定版本的代码库中。
程悦仔细查看:所以
所以,安全负责人接话,这段代码只在一个地方出现过——上个月技术交流时我们发给科锐的测试包,收件人是你和李明。
程悦血液几乎凝固:你怀疑...
不,方瑾斩钉截铁,我相信不是你。但这份邮件只有你、李明和极光的三个工程师知道。极光这边已经排除了,那么...
只能是李明。程悦松了口气,随即又紧张起来,但这还是间接证据,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明。
已经有眉目了,安全负责人说,我们分析了泄密邮件的写作风格,与李明过往的技术报告高度相似。更重要的是,他调出一份银行记录,李明账户在昨天突然多了50万,转账方是一家壳公司,但我们追查发现实际控制人是赵志成的连襟。
这已经构成完整的证据链。程悦立刻联系张建军和周涛,准备正式向科锐和极光高层汇报。
然而,就在会议前一小时,科技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