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质检灯下的希望之光
第一章:质检危机
我叫赵丽,在这家服装厂的质检部已经默默耕耘了十五年。每天,我在狭小却堆满检测设备的质检室里,如同守护珍宝般,将布料样品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每一丝纹理,仿佛在解读它们无声的语言。然而,今天3号流水线送来的布料,却打破了往日的平静。
赵姐,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超标了。实习生小林举着检验报告,声音因紧张微微颤抖。我紧盯着布料上那触目惊心的褶皱,心猛地一沉。接过报告,缩水率12%的数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这个远远超出5%标准的数字,意味着大批产品面临返工,服装厂将遭受巨大损失。
我轻抚布料,陈默的话在脑海中回响:布料就像人,受力不均就会出问题。陈默,那个维修部的技术天才,虽寡言少语,可一谈设备与布料,眼中便闪耀光芒。他对布料和设备的见解深刻独到,我一直打心底钦佩。但他离开后,服装厂仿佛被厄运笼罩,问题接踵而至。
下班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老旧的居民楼里,灯光昏黄。推开门,丈夫正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看到我回来,只是无奈地摇摇头。我们有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成绩优异,一心想考重点大学,可学费和补课费像两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婆婆最近身体也不好,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医疗费用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
今天孩子学校又催补课费了。丈夫打破沉默,声音里满是疲惫。我鼻子一酸,强忍着泪水说:再想想办法吧,不能耽误孩子学习。这个家全靠我这份工作勉强维持,如今服装厂问题频出,我心里明白,保住工作对这个家有多重要。
第二章:探寻根源
为找出布料缩水的根源,我来到维修部。推开那扇满是铁锈的铁门,熟悉的机油味扑面而来。大刘正趴在3号缝纫机上,工作服后襟满是泥点。
赵姐,你来了。这机器振动频率不对劲。大刘直起身,摘下手套,虎口处新添的烫伤触目惊心。陈默走后,这机器就像中了邪,三天两头闹毛病。
我走上前,轻触缝纫机外壳,一阵异常震颤从指尖传来,像极了陈默教我识别的心跳异常。大刘看出我的想法,掏出陈默留下的机械徽章递给我,背面刻着:每个零件都有故事。看着徽章,我不禁回忆起陈默耐心讲解设备原理的场景,他对工作的热爱无人能及。
赵姐,我听说陈默在外面混得不错,好像搞了个什么高科技公司。大刘突然说道。我心中一动,要是能联系上陈默,说不定他能帮忙解决问题。
离开维修部,我又去拜访布料供应商。在堆满布料的仓库里,供应商一脸无奈地告诉我,近期原材料价格疯涨,为维持利润,只能选用部分质量稍差的纤维,这可能就是布料缩水的原因之一。
回到家,儿子正坐在简陋的书桌前学习。我看着他专注的背影,暗暗发誓一定要解决问题,保住工作,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当晚,我整理着一天的发现,思考着解决办法,不知不觉便到了深夜。
第三章:会议争执
公司紧急会议上,董事会会议室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张老板面色铁青,啪地将一叠退货单摔在桌上,怒吼道:布料缩水率超标30%!这到底怎么回事
市场部小周推推眼镜,提议:我们得引进智能质检系统,陈默之前设计的传感器能解决问题。我心中认同,以陈默的能力,传感器确实可能解决质检难题。可看到系统高昂的报价,我心里一凉,服装厂目前的财务状况根本负担不起。
质检部加强抽检!张老板拍案而起,茶水溅到我的检验报告上。我默默擦掉水渍,想起陈默教我判断布料张力的方法。我想解释,可看着张老板愤怒的脸,话到嘴边又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