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举着标语,喊着口号,要求皇帝给个说法。整个汴京陷入了一片混乱,原本繁华的城市变得动荡不安。
第七章:满江红
就在汴京内乱的时候,金兵南下的警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边关传来急报,金兵的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势不可挡。战鼓声声,仿佛已经响彻在汴京的上空。
李师师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深知此时国家危在旦夕,不能再坐视不管。她决定夜闯皇宫,向赵佶示警。
夜幕降临,李师师穿着一身黑色的夜行衣,犹如一只敏捷的黑猫,悄悄地避开了皇宫的重重守卫。皇宫里,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兵,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投下诡异的影子。李师师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
终于,她来到了赵佶的寝宫。赵佶看到李师师,又惊又喜。还没等他开口,李师师顾不上寒暄,直接展露了自己西夏公主的身份,并将和亲地图拿给赵佶看。她神色凝重地说:陛下,如今金兵南下,大宋危在旦夕。这是和亲地图,或许能解一时之困。臣妾虽身份特殊,但此刻只愿与陛下共渡难关。赵佶看着地图,惊觉李师师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李师师,眼中满是感激和敬佩,说道:师师,难为你了。朕定不会让大宋百姓受苦,也不会辜负你的心意。
而此时,周邦彦率死士火烧樊楼。樊楼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夜空。周邦彦站在火海中,望着樊楼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他高歌道:不如怜取眼前人。熊熊烈火映照着他的脸庞,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决绝。他知道,自己与李师师之间的恩怨情仇,或许只能在这场大火中画上句号。
第八章:钗头凤
靖康之变终于爆发,金兵如饿狼般涌入汴京。城市瞬间陷入一片火海,百姓们四处逃窜,哭声、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人间地狱。
李师师散尽家财,组建了胭脂军,决心抵抗金兵,保卫自己的家园。她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带领着一群同样勇敢的女子,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周邦彦得知后,也赶来相助。他看着李师师,眼中满是敬佩和心疼。他说:师师,我来陪你一起战斗。无论生死,我都与你并肩。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周邦彦为了保护李师师,身中十二箭。他倒在李师师的怀里,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临终前,周邦彦气息微弱地说出了真相:师师,我是你的同父异母兄长,西夏灭国时,我被金人收养。这么多年,我一直身不由己。我做了很多错事,但我对你的感情,从未改变……李师师听了,泪水夺眶而出。她没想到,一直与自己作对的周邦彦,竟然是自己的兄长。她抱着周邦彦,悲痛地说:兄长,你为何不早说……周邦彦微微苦笑,缓缓闭上了眼睛。
另一边,赵佶在被俘前,将传国玉玺藏在了送给李师师的天青釉梅瓶中。他看着梅瓶,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李师师能平安无事,也希望大宋能有一线生机。他对身边的太监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个梅瓶送到师师手中。
第九章:声声慢
李师师率领残部退守少华山。少华山山势险峻,峰峦叠嶂。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却也透着一股凄凉的气息。
她每日都会在山巅弹奏《少年游》,思念着赵佶和周邦彦。她坐在一块巨石上,面前摆放着那把曾经与赵佶合奏过的琴。手指轻轻拨动琴弦,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过去的美好时光又浮现在眼前。
这日,金国太子完颜宗望带着被俘的赵佶来到少华山下,劝李师师投降。完颜宗望骑在马上,看着山上的李师师,大声喊道:李师师,你已无路可退,投降吧。只要你投降,本太子可以饶你不死,还能给你荣华富贵。
李师师站在山巅,看着山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