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眼光看我。
在这里,我不是纪太太,只是苏晚棠,一个大龄新生。
下课出来,手机里有三个未接来电,都是徐天的。
回拨过去,他兴奋的声音传来:棠棠!《城市声音》入围金曲奖了!下个月颁奖礼,全体主创都要出席!
我站在校园中央,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脸上,温暖而明亮。
金曲奖,那是音乐人的梦想。
而我,一个三十岁的前家庭主妇,竟然有机会走上那个舞台。
接下来的日子像按了快进键。
白天上课或排练,下午接孩子,晚上哄睡后继续练习。周末孩子们在时,我们一起去公园、博物馆,或者简单地在家做手工。
小凯的情绪明显好转,班主任说他最近上课专注多了。
妈妈打鼓的样子超酷!小凯在班上炫耀,比爸爸开会酷多了!
萌萌则迷上了阿杰的小吉他,每天缠着他教新曲子。
有一次,我听到她哼唱着自己编的歌:我的妈妈是鼓手,咚咚哒哒真厉害...
十一月底,金曲奖颁奖典礼如期举行。
我穿了一条简单的黑色连衣裙,发尾的蓝紫色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走红毯时,闪光灯晃得我睁不开眼,但内心无比平静。
最佳影视原声专辑——《城市声音》!
当颁奖人念出这个名字时,徐天拉着我们全体主创上台。
站在聚光灯下,我望着台下无数张面孔,突然想起一年前那个躲在洗手间吃抗抑郁药的自己。
多么不可思议的转变。
获奖感言时,徐天特意提到我:特别感谢苏晚棠的鼓点,为这部作品注入了灵魂。
镜头转向我,我微笑着挥了挥手。
不知道纪深会不会在看直播
看到这个他口中一无是处的前妻,如今站在音乐界最高领奖台上。
典礼结束后,手机爆炸般地涌进祝贺消息。
最让我意外的是小凯班主任发来的照片——小凯在班里指着电视屏幕,骄傲地向同学们介绍:这是我妈妈!
十二月的寒风中,我的眼泪滚烫地滑下脸颊。
圣诞节前,锈月乐队发行了首张专辑《破茧》。
封面上,我们五人站在废墟般的背景前,我手中的鼓棒高高扬起,仿佛要击碎所有桎梏。
专辑发行当天就冲上了新歌榜前三。
纪深在这时联系了我。
不是为专辑祝贺,而是告知他因公司调查将调往海外分公司,希望调整抚养权安排。
多久我问。
至少两年。电话那头,纪深的声音有些疲惫,这期间孩子们跟你,我保留探视权。
我握紧手机,没有立即回答。一年前,我会为获得完全抚养权欣喜若狂;但现在,我只想到孩子们将长期见不到父亲。
他们需要父亲。最终我说,希望你至少每月视频两次,暑假能回来看看他们。
纪深沉默了一会儿:你变了很多,晚棠。
是啊,我轻声回答,终于活成自己了。
元旦那天,我和乐队在跨年音乐节上表演。
台下人头攒动,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唱到最后一首歌时,我看到了前排的小凯和萌萌——他们举着闪闪发光的牌子,上面写着妈妈最棒。
演出结束,我浑身是汗地跑下台拥抱孩子们。
小凯兴奋地手舞足蹈:妈妈!我以后也要组乐队!萌萌则害羞地递给我一张画,上面是我在舞台上打鼓的样子,夸张的鼓棒像两把利剑。
画得真棒!我亲了亲她的额头,回家挂在我房间里好吗
回家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