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秋雨夜逢
乾隆四十二年,江南秋深。姑苏城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整三日,青石板路上生满青苔,连檐角铜铃都凝着水珠。城西听雨轩里,书生柳砚秋正就着豆油灯翻《楚辞》,忽闻窗纸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戌时三刻,怎会有人经过后巷他搁下笔,见窗纸上映着个纤细人影,月白衣衫被雨水洇湿,发间还别着朵枯萎的白莲花。刚要开口询问,那影子忽然踉跄着撞开半掩的窗,跌进满室墨香里。
公子救命!女子嗓音如浸了秋露,抬头时眼尾泛红,鬓角还沾着几片槐叶。柳砚秋慌忙取来青布衫给她披上,指尖触到她腕骨时,惊觉其冷如霜雪,不似活人温度。
烛火突然明灭不定,女子身后映出两道重叠的影子,一道纤长,一道佝偻如枯枝。她攥紧柳砚秋的衣袖,腕间银铃发出细碎声响:有东西追我……在城隍庙后巷,它吸人魂魄……话音未落,窗外忽起狂风,吹得窗棂吱呀作响,案上宣纸纷纷扬扬飘起,竟在半空拼出个冤字。
柳砚秋定了定神,取过镇纸压在《周易》上:姑娘且躲在书案下,我去看看。刚要推门,女子突然拉住他,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塞过来:若见着穿靛青衫的老丈,便说莲香求他开祠堂门。帕子上绣着半枝并蒂莲,针脚细密,却在花瓣处留着未绣完的缺口,像是被人仓促扯断。
后巷里飘着腐叶味,秋雨打在青瓦上沙沙作响。柳砚秋转过街角,忽见墙根下蜷着个乞儿,浑身青紫色,胸口插着半支残破的莲花灯。再细看,那灯芯竟泛着幽蓝火焰,映得乞儿眼瞳成了两个黑洞——正是女子所说的吸魂之状。
公子小心!身后传来莲香的惊呼。柳砚秋转身,见方才还柔弱的女子此刻手持半片残破的铜镜,镜面映出墙角阴影里,正有个佝偻身影慢慢站起,靛青衫上沾满泥污,面容却似融化的蜡般扭曲。
还给我……怪物发出含混的低吟,指尖长出寸许长的黑甲,直扑莲香面门。柳砚秋来不及多想,抓起腰间玉佩砸向怪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刻着平安二字。玉佩击中怪物胸口,发出瓷器碎裂般的声响,它惨叫着化作一阵黑烟,只余片靛青布角落在泥泞里。
莲香忽然踉跄着跪倒,铜镜当啷落地:它……是城隍庙的守灯人,五日前被恶鬼附身……话未说完,她忽然盯着柳砚秋手中素帕发怔,指尖轻轻抚过那未绣完的花瓣:这帕子,公子从何处得来
方才你塞进我手里的。柳砚秋察觉有异,姑娘究竟是谁为何这帕子像是旧物莲香摇头,鬓间白莲花突然化作飞灰: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每到雨夜,便要寻这方帕子,还有……她抬头望向听雨轩后那棵百年老槐,眼中泛起水雾,还有树下埋着个木盒,里面装着……装着我的魂灵。
更漏声突然变得沉重,莲香身子渐渐透明,如被雨水冲淡的墨迹:子时将至,我得走了……明日戌初,公子可去莲湖古祠寻我话音未落,她已消失不见,唯有素帕上的并蒂莲,在烛火下泛着淡淡荧光,那未绣完的花瓣处,竟隐隐透出血色。
柳砚秋回到书房,发现素帕上的莲花不知何时绣完了,两朵莲花根茎交缠,像是在水中摇曳。他摸着帕子上的针脚,忽然想起幼年随母亲去城隍庙,曾见过供桌上摆着相似的帕子——那是给莲妃的祭品,传说百年前有位姓莲的女子,因情投湖,化作水鬼守护一方。
夜雨渐歇,老槐在风中沙沙作响。柳砚秋吹灭油灯,却在合眼时看见无数莲花灯顺流漂来,灯上皆写着莲香二字,而每盏灯后,都跟着个模糊的人影,似在诉说着未竟的冤屈。
第二章
莲湖古祠
次日戌初,柳砚秋撑着油纸伞来到莲湖。湖面上漂着零星的残荷,远处古祠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只栖息在水上的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