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若两人。王昊站在角落里,默默地调试着设备,黑框眼镜后的眼神专注而认真。
我们团队的方案是《Z世代校园社交APP:打破信息茧房,重塑线下连接》,灵感来源于我平时对校园生活的观察。现在的大学生,看似社交媒体发达,实则很多人的社交圈子非常狭窄,线上热闹,线下孤独。我们的APP,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星辰队的展台就在我们隔壁,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他们的方案似乎非常宏大,又是人工智能,又是大数据,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我不由自主地朝那边看了一眼,正好对上陈阳的目光。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仿佛胜券在握。苏雅站在他身边,挽着他的胳膊,两个人看起来非常般配。
下一个,新媒体工作室团队,请准备。
data-faype=pay_tag>
广播里传来催促的声音,我深吸一口气,朝沈茹和王昊点了点头,一起走上了舞台。
聚光灯亮起,刺得我睁不开眼睛。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满了评委、老师和学生。我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落在我身上,有期待,有好奇,也有质疑。
陈阳他们队先展示。他们的PPT做得非常酷炫,各种图表和数据,引经据典,充满了精英范式。台下不时响起掌声,甚至还有人发出惊叹。我站在侧台,默默地听着,心里越来越没底。他们的方案确实很完美,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轮到我们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走到台前,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们的展示。
我们的PPT很简单,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复杂的图表,只有一张张真实的用户调研照片和数据。我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我们团队的创意,以及我们对当下大学生社交现状的思考。我说,现在的大学生,看似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能倾诉心声的人却很少。我们希望通过这款APP,打破线上和线下的壁垒,让大家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说完,台下安静了几秒钟,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感觉到,我们的方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最关键的是答辩环节。评委们的问题非常尖锐,直指我们方案的不足之处。比如,如何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如何防止网络暴力如何盈利
我沉着冷静,一一作答。我引用了大量的用户调研数据和案例,来支撑我的论点。王昊在一旁默默地提供技术支持,沈茹则负责补充一些细节。我们配合默契,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漏洞。
我能感觉到,评委们对我们的方案越来越感兴趣。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不再是简单的质疑,而是带着一种探讨的意味。
林悦同学,你们的方案确实很有创意,也很有社会价值。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这款APP毕竟,现在的社交软件层出不穷,用户很容易流失。一位评委问道。
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这位评委,您的问题非常好。我们当然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APP里设计了多种互动功能,比如线下活动、兴趣小组、技能交换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功能,让用户在APP里找到归属感,让他们不仅仅是使用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我说完,台下再次响起掌声。我能感觉到,我的回答,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整个答辩环节,我几乎没有看陈阳一眼。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我的身上。
漫长的等待后,结果终于出来了。
获得本次‘启航杯’年度校园创意策划大赛一等奖的是……新媒体工作室团队!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沈茹和王昊冲过来抱住我,我才确定,我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