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深入人心。尽管当时天下大乱,但这种思想依然在有识之士中传承。赵云自幼便听闻许多古代忠臣义士的故事,像周公辅佐成王,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等事迹,这些故事在他心中种下了忠诚和责任感的种子。

    看到家乡因战乱而衰败,百姓生活困苦,赵云心中的家国情怀被激发。他深知自己的家乡是大汉国土的一部分,如今国土沦陷,百姓受苦,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他目睹了战争中百姓的悲惨遭遇,如许多家庭支离破碎,老人失去子女赡养,儿童失去父母庇护。这些场景让他意识到,仅仅保全自己的家人是不够的,他要为更多的百姓谋福祉。

    在地方上,赵云也看到了一些地方豪绅趁乱剥削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苦难。他认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违背了他心中的正义观念。他觉得自己有义务站出来,保护那些无辜的百姓,恢复社会的秩序。这种责任感不仅仅是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对整个大汉国家的忠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汉室重新振兴,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4.3

    离乡从军的决心

    在经过对时局的深入思考以及内心责任感的驱使下,赵云产生了离乡从军的决心。当时,从军是许多年轻人改变命运和实现抱负的途径。赵云看到了军队在乱世中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够平息战乱,恢复国家的和平与稳定。然而,离乡从军并非易事。这意味着他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离开亲人朋友,投身到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军旅生活中。他的家人和朋友也曾劝阻他,毕竟战争是残酷的,随时可能失去生命。但赵云心意已决。他深知如果继续留在家乡,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乡被战火吞噬,百姓继续受苦。

    data-faype=pay_tag>

    他对当时各地的军事势力进行了分析。一些势力虽然强大,但军纪涣散,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样的军队赵云是不屑加入的。他希望能够找到一支有纪律、有理想、以恢复汉室为己任的军队。在考察了多支军队后,他最终选择了追随自己认为有正义性的一方。这种离乡从军的决心,体现了赵云的勇敢和担当,也标志着他从一个心怀家国的少年开始向一名真正的战士转变,踏上了在乱世中拯救苍生、恢复汉室的征程。

    五、

    成长为将之始

    5.1

    军旅生活的开端

    赵云踏入军旅生活的开端,是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之下。当时,天下诸侯纷争,各地割据势力不断混战,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云所在的常山郡也难以独善其身,饱受战争的威胁。

    常山郡的军队招募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赵云便是其中之一。他凭借着自己自幼习武练就的强壮体魄和不凡武艺,顺利地进入了军队。初入军旅,赵云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军队的纪律和规则与他之前的生活大相径庭。例如,军队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清晨鸡叫头遍就得起床进行晨练,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等。像晨跑训练,士兵们需要围绕军营跑上数圈,这对耐力是极大的考验。而赵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很快适应了这种严格的作息。

    在军事技能训练方面,赵云更是刻苦努力。他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还要学习军事阵法。当时军队中常见的兵器如长枪、大刀等,赵云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长枪的使用讲究刺、挑、拨等技巧,赵云为了掌握这些技巧,每天都会在训练场上反复练习数百次。对于军事阵法,他虚心向军中的老将请教。像鱼鳞阵,这是一种进攻性很强的阵法,赵云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阵法的原理和各个位置士兵的职责,通过不断地模拟演练,他逐渐掌握了其精髓。

    军营中的生活也充满了集体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少年赵云简介 >少年赵云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