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劳民伤财地打仗
李光允放下筷子:母后,大梁国要的不是金银,是我大齐的江山。
胡说!太后沉下脸,哀家已派人打听过,大梁国主只要北疆三镇...
三镇一失,京城门户洞开!李光允猛地站起,母后,这是谁给您出的主意高展
太后也怒了:允儿!你这是跟母亲说话的态度吗
母子二人不欢而散。李光允回到御书房,连夜召见了几位老将商讨对策,却得知一个更糟的消息——禁军副统领竟是高展的表弟,整个京营都在太后一党掌控中。
陛下,杨家军这几年消耗巨大,恐难以支撑此次战局了,如今之计,唯有速调南方驻军北上。老将军王猛建议道,但粮草确实是个难题...
李光允沉思良久,忽然问道:王将军,可听说过京郊有个姓杨的富商
王猛一愣:确实有所耳闻。据说此人在京郊经营田庄,家资巨万,还开了不少铺面。
能否向他借粮
这...王猛迟疑道,商人重利,恐怕...
李光允挥手打断:明日朕要微服出巡,亲自会会这个杨富商。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时刻,杨家田庄里,杨瑾安正看着刚刚送到的密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太后果然要借刀杀人。她对杨忠说道,传令下去,变卖三处铺面,筹集银两购粮。再派人去边关沿线查看路线,十日内必须打通一条秘密粮道。
小姐,这是要...
救边关,救杨家。杨瑾安目光如炬,也是救大齐。
柳青儿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这个救她出苦海的小姐,究竟是什么人
第五章
又过一年,大齐与梁国的战争已持续一年。
李光允披着狐裘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十九岁的年轻皇帝眉宇间已有了深深的皱纹,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全是边关告急的军报。
陛下,户部赵尚书求见。德顺轻声禀报。
宣。
赵冉进来时浑身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恐惧。他跪伏在地:陛下,国库...国库已经空了。边关粮饷实在...实在无力筹措...
李光允猛地转身,案几上的茶盏被袖风带倒,滚烫的茶水溅在赵冉手上,他却不敢动弹。
空了李光允声音冷得像冰,朕登基时还有百万两存银,一年时间就空了
赵冉额头抵地:陛下明鉴,这一年战事消耗巨大,加上南方水灾,税收又...
够了!李光允一掌拍在案几上,传旨,即日起,宫中用度减半,朕的私库珍宝全部变卖充作军费!
赵冉震惊抬头:陛下,这...
还不快去办!李光允喝道,再传旨各州府,凡五品以上官员,捐俸半年!抗命者,革职查办!
赵冉连滚带爬地退下后,李光允疲惫地坐回椅上。德顺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杯热茶:陛下,保重龙体...
德顺,李光允忽然问道,杨将军那边情况如何
回陛下,杨将军死守潼阳关,已击退大梁七次进攻。但...军中粮草只够维持半月了。
李光允闭了闭眼。一年来,杨家军死守边关,伤亡惨重,而朝廷连粮饷都供应不上。他想起那个被自己逐出宫的小女孩,若她知道家人正在前线浴血奋战,而自己这个皇帝却...
陛下,太后请您去慈宁宫用膳。一个小太监在门外禀报。
李光允眼中闪过一丝厌烦:告诉母后,朕军务繁忙,改日再去。
自从半年前他严惩了几个贪污军饷的太后党羽后,母子关系已降至冰点。太后表面不再干政,暗地里却处处掣肘。前几日他还发现,太后竟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