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求走读。从那以后,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回家,两公里多没有路灯的公路上,我蹬着自行车,来来回回地跑着。

    住校生不准外出吃饭,说是怕吃坏肚子影响学习,谁知道呢。礼堂一侧支几口大锅,学生端着饭碗排好队,这就开饭了。有烩面、米饭、大锅菜、卤面供应,看着不少,但味道都差不多。饭菜里有石子麻绳什么的都不是事儿,大米饭做成大米稀饭也不是问题,淀粉合着酱油熬出来的菜汁往花里胡哨的稀米饭上一浇,筷子再来回这么一搅,哕——

    我实在搞不清楚学校里这唯一的大食堂对食物这个词的理解,甚至一度怀疑他们把食物和饲料的含义搞混了,但是看到礼堂里那些默默忍受却逐渐消失的同学,也只能觉得自己实在是娇气得很。

    当然,偶尔也有好一点的,比如烩面老板今天放了一筐牛肉片,当着同学们的面往烩面汤锅里一丢,那一大锅汤面条上面就漂着一层牛肉,学生们像是看到好白菜的猪一样,哼哧带喘地都挤上去了。再看烩面老板接过同学的饭碗,另一手拿着喂猪……啊不,舀饭的铝瓢,用瓢底在面片汤中央潇洒地划两个圆圈,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满满一锅的肉片都漂到锅边了,然后就说时迟那是快了,老板一瓢下去,一碗纯面片儿就到了碗里,运气好的能有两片肉,不好的一片肉也没有。久而久之,我们都看穿了老板的把戏,烩面的生意也就慢慢的凉了。

    礼堂里没有什么桌子椅子,排队打完饭,在礼堂里面或蹲或站的把饭吃完,生命又可以延续了。

    随着礼堂就餐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校仅有的一家小卖部生意逐渐兴隆起来,卖的最好的,居然是压缩饼干和咸菜!说是饼干,其实就是硬面包,瓷实得很,就着咸菜,再兑点自来水,饱腹感很强,比吃饲料强多了。

    当然,也有不愿意吃大食堂的。那些走读的孩子们中午可以回家吃饭,这是走读生的特权,因为他们大多是本村的孩子,所以他们很幸运,不用在集中营居住,不用忍受喂猪一样的食物。

    走读生们拿着一张蓝色的身份证大小的出入证,就可以在放学的时候外出就餐,办这种证件很麻烦,要学校层层审批。但是有些住校生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充分发挥了同恶势力斗智斗勇的聪明才智:

    初中某年级的历史课本封底也是蓝色的,同出入证色差很小,于是就被他们铰下来,裁剪成两块大小,把两张纸片背面粘在一起,就成了一张正反都是蓝色的卡片了;然后再手工制作一番,同比例地画上卡片信息,再贴上照片,最后再用宽胶带把卡片粘成过塑后的样子,出入证就做好了,使用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案发了,学校就开始查我们的历史书,谁的书没有封底封皮就处分谁,于是就有同学干脆把历史书扔掉,一副你奈我何的架势。再后来好像是伙食问题引起了毕业班学生的共愤,大家闹得很凶,学校为了安抚学生,出入证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伙食也稍稍好了一点点。

    五

    重点初中梦

    因为是重点初中,管理严格,所以这个地处乡下的学校生源好得离谱,城里的孩子也被送到这里,家长们都期望着自家孩子能通过这里,考上全市重点高中。

    不得不说,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拳拳之心是多么良苦,更何况身在人口大省河南,教育资源稀缺,父母恨不得从幼儿园起就给孩子上重点,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一路走来,将来才有可能顺利进入985、211。就算如此努力之后孩子仍然不能成龙,可他万一成了李连杰呢

    所以,在这个重点初中的一年级里,有四个班,每个班都有八十五、六个学生。

    因为人多,老师们管理不过来,于是在我们班,老师就明说了,本班前六十名会认真教导,也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些年,我的那些老师们简介 >那些年,我的那些老师们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