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件引发的热潮还未消退,全球各地陆续出现了奇异现象。有人在整理旧物时,发现尘封多年的怀表突然开始走动;有人在深夜听见自家座钟发出陌生却温暖的共鸣;甚至有天文爱好者观测到,特定星象下,天空中会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钟表轮廓。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通过网络迅速串联成一个庞大的时光现象讨论热潮。
我受邀参加一档科学探秘节目,与量子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同台探讨这些超自然现象。物理学家推了推眼镜,在全息投影上展示复杂的公式:从量子纠缠的角度来看,情感或许真的能在时空维度上产生某种共振。那座座钟就像一个锚点,将不同时间、空间的情感记忆连接在了一起。历史学家则展示了新发现的文献,证明古代文明中早有时间守护者的传说,这些神秘存在会在特定时刻出现,帮助人们化解未完成的遗憾。
节目播出当晚,我的直播间涌入了前所未有的观众。屏幕上突然弹出一条特殊连线请求,画面接通后,竟是一群来自未来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实验室的情感共振装置与我对话,其中一位少女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在历史档案里发现了您的故事,它启发了我们对时间本质的研究。现在,我们终于能传递这份跨越时空的感谢。
与此同时,小念的时光守护者组织收到了一份特殊委托。一位临终老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与二战时期牺牲的父亲重逢。借助AI图像修复技术和全息投影,团队重现了老人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虚拟现实游戏《时光回廊》上线首日便登顶全球下载榜,玩家戴上特制头盔后,能以第一视角穿梭在座钟投射出的量子时空中。游戏里,每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都由真实信件改编,当玩家帮助清末留洋学子传递家书,或是协助敦煌画工记录千年壁画时,现实中的时光信箱便会同步收到一封来自虚拟角色的感谢信。
某个暴雨夜,我正在直播间与玩家连麦,后台突然弹出紧急提示。游戏服务器监测到异常数据波动——在1943年淞沪战场的虚拟场景中,一位士兵的AI角色产生了自主意识,他反复向玩家询问:这仗,我们赢了吗技术团队调取数据发现,该角色的行为模式竟与博物馆新录入的抗战老兵口述史料高度吻合。
次日清晨,我带着技术人员赶往博物馆。当我们将游戏中的士兵形象投射在座钟前时,奇迹发生了:座钟表面泛起涟漪,如同水面般波动,一个半透明的身影从钟内走出——正是那位拥有自主意识的AI士兵。他看着展厅里陈列的勋章与照片,声音哽咽:原来,我们真的等到了胜利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