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把速写本转向她,最新的一版面罩弧线旁,用铅笔写着3°仰角可减少压迫感,我在计算阳光爬上你小腿的速度。
雪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他发梢镀上银边。她忽然想起十二岁那个雷雨夜,当她捧着修好的收音机抬头时,母亲脸上的震惊——而此刻林砚秋眼中的光,比记忆中的闪电更烫。
康复训练室的阳光果然以3°角斜切进来。
第一步要轻。他按住她冰凉的手背,就像焊接QFP封装的芯片,先找准第一个焊点。
掌心的汗渗进他的袖口,恍惚间,她听见示波器的蜂鸣——他们第一次成功捕捉到情感脑电波时的那串高亢的正弦曲线。
第三章:数据里的晨咖啡
玻璃会议桌倒映着苏月紧抿的唇线。技术部总监的拳头砸在桌面上,震得投影仪遥控器跳起,红色激光笔在她额头晃成模糊的点:艺术是灵魂的血肉,不是数据的傀儡!
她盯着对方领带上的像素格图案,忽然回到大二那年:导师把她的算法油画扔进垃圾桶,颜料在垃圾桶里绽开,像朵溺水的花。林砚秋就是那时闯进来的,带着满身雪粒,往她手里塞了管钴蓝颜料,说:试试用GPU渲染笔触,说不定能画出电流的形状。
梭状回的激活区域...她调出fMRI动态图,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光痕,当您看到这幅《数据洪流》——她指向墙上那幅让林砚秋成名的画作,二进制代码如潮水般漫过油彩勾勒的人形,您感受到的压迫感,本质是视觉皮层与杏仁核的同步放电。
会议室后排传来压抑的笑声。林砚秋倚在窗边,晨光穿过他指间的烟圈,在他睫毛上投下颤动的影。他今天穿了件洗旧的牛仔衬衫,袖口沾着未干的荧光漆,那是昨夜他在实验室地板上泼洒的记忆质感,却不小心毁掉了她写满公式的代码本。
我补充一点。他掐灭烟头,走到屏幕前,苏博士焊接电路板时,总会在元件间留0.1mm的缝隙。他用炭笔在玻璃上画出电路板示意图,因为金属会热胀冷缩,情感也需要呼吸的空间。
苏月看着玻璃上的炭笔线,忽然想起上个月在VR走廊的场景:林砚秋蹲在地上,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面坡度,3°的倾斜度,刚好能让轮椅使用者感受到阳光爬上膝盖的速度。此刻他的侧脸被阳光切出清晰的轮廓,像极了她示波器里最完美的正弦波。
第四章:光的复活术
展览前夜凌晨两点的实验室飘着威士忌的味道。苏月盯着电脑屏幕,李悦的百日照在AI修复程序中逐渐清晰。婴儿皱巴巴的脸让她后颈发麻,下意识摸向脖子上的旧怀表——表盖内侧的刻字被磨得模糊,但每次指尖触到愈合两个字,掌心都会泛起电流般的震颤。
又在改加密算法林砚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他手里的威士忌瓶沾着荧光绿颜料,瓶颈上缠着几缕焊锡丝,该休息了,明天可是展览首秀。
暗网最近在倒卖记忆片段。她转动怀表链,SHA-256加密不够,得加上区块链的...
小红。他突然按住她的肩,让她转身面对自己,看看这个。威士忌瓶在台灯下转动,颜料与焊锡丝的倒影在墙上跳成光斑,我们的作品,不该是冷冰冰的保险柜。
她抬头,撞上他微醺的目光。他的衬衫第二颗纽扣又没扣,露出旧疤的尾端,像条试图游进光里的鱼。九年前那个暴雨夜的画面突然闪回:他扑过来时,她闻到他身上的薄荷牙膏味,混着雨水和铁锈,成为她对保护的全部认知。
还记得你第一次喝醉吗他忽然笑了,指腹擦过她嘴角的咖啡渍,你说想把情感磨成粉,和混凝土搅拌,铸成不会倒塌的墙。
现在觉得呢她接过酒瓶喝了一口,酒精在喉管里烧出一条线,混着他指尖的颜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