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岁月跫音:平凡者的逐光之旅

    一、乡野晨曦:贫寒中萌动的求知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华夏大地广袤版图的褶皱里,青禾村宛如被时光遗落的一枚古玉,静静地嵌在青山绿水的臂弯之中。四周的山峦连绵起伏,像一群忠诚的卫士,用坚实的脊梁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那山峦层峦叠嶂,与天际线相融,每当晨曦初照,金色的光辉洒在峰巅,仿佛给群山镶上了一层金边,如梦如幻。村边蜿蜒流淌的小河,恰似一条灵动的绿绸,轻柔地环绕着村庄,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河水清澈见底,能瞧见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子和摇曳生姿的水草,鱼儿在其间穿梭嬉戏,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

    田野随着四季更迭变换着色彩,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春日里麦苗青青,宛如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麦浪层层涌动,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夏日里稻浪翻滚,涌动着生命的活力,那饱满的稻穗在风中点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成长的喜悦;秋日里金黄的稻穗低垂,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芬芳,那是大地对勤劳人们的馈赠;冬日里白雪覆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卷,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洁白中沉睡,等待着春天的唤醒。

    阿明就诞生在这个看似如诗如画,实则生活艰辛的小村里。他家的泥瓦房历经岁月的风雨侵蚀,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粗糙的土坯,就像一位饱经沧桑、风烛残年的老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摇摇欲坠。屋内的地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还会有雨水渗进来,形成一个个小水洼。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一个个如同嗷嗷待哺的雏鸟,眼巴巴地盼望着父母带回食物。父母每日天不亮就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在那片黄土地上辛勤劳作。他们弯着腰,挥动着锄头,一下又一下地翻耕着土地,动作机械而又重复,从晨曦微露一直忙到夕阳西下,汗水浸透了衣衫,在后背形成了一片片深色的汗渍,换来的却仅仅是勉强糊口的微薄收成。每到收获季节,望着那并不丰硕的成果,父母的眼中总是闪过一丝无奈与忧虑。

    阿明对那些寒夜记忆犹新。凛冽的北风如同冰刀,无情地从破旧窗户纸的缝隙中钻进来,在屋内呼啸盘旋,吹得人浑身发冷。一家人紧紧地挤在那床打着无数补丁的薄被里,相互依偎着,试图用彼此的体温驱散寒意。被子上的补丁大小不一、颜色各异,那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补的痕迹,每一块补丁都承载着家庭的温暖与坚韧。尽管生活如此困苦,但在阿明的眼中,世界依然充满了神奇与希望。他常常望着窗外的夜空,看着闪烁的星星,想象着它们背后的故事。每一片飘落的树叶、每一声清脆的鸟鸣,都能引发他无限的遐想,仿佛这个世界正等待着他去探索。他会追着一片落叶奔跑,试图探寻它从枝头飘落的旅程;听到鸟鸣,就会仰头寻找鸟儿的身影,猜测它从何处飞来,又将飞向何方。

    到了入学的年纪,阿明满心欢喜地背着母亲用五颜六色的碎布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的书包。那书包虽然简陋,却承载着母亲满满的爱意。书包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碎布拼接处的针脚细密而整齐,仿佛在诉说着母亲对他的殷切期望。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走进村里那所简陋的学校。学校的几间土坯房在岁月的侵蚀下显得格外破旧,墙面的泥土仿佛随时都会剥落。教室里的桌椅更是破旧不堪,桌面坑坑洼洼,那是无数学生用铅笔、小刀留下的痕迹;椅腿摇摇晃晃,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散架。但阿明却把这里当作知识的殿堂,每次坐在课桌前,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他用手轻轻抚摸着桌面的凹痕,想象着曾经在这里学习的学长们,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

    从小学到高中,阿明所能接触到的课本少得可怜,翻来覆去就是那固定的几篇文章。但他对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岁月跫音简介 >岁月跫音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