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天傍晚,周明远在景区附近的茶馆整理白天拍摄的素材。窗外突然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茶馆里的游客纷纷抱怨行程被打乱,周明远却眼前一亮——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晚上九点,雨势稍缓。周明远穿上黑色雨衣,带着装备悄悄返回虎丘。景区已经关闭,但他白天就留意到西侧围墙有一处破损。借着夜色的掩护,他轻松翻入。
剑池在夜色中显得幽深莫测。雨水冲刷后,池水比白天上涨了不少。周明远打开强光手电筒,沿着池边寻找他白天标记的位置。根据他的研究,如果真有通往吴王墓的秘道,应该就在剑池下游某处。
突然,手电光在水面反射出一道异样的光芒。周明远蹲下身,发现池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暴雨冲开了某处排水口。
这不对劲...周明远喃喃自语。作为考古学家,他知道虎丘剑池的水位是严格控制的,不可能有自然排水系统。
二十分钟后,池水下降了近一米,露出了湿滑的池壁。周明远冒险下到池边,手电光照在石壁上。他的呼吸停滞了——那里有一道几乎与石壁融为一体的缝隙,形状规则,显然是人工开凿的。
找到了!周明远激动得手指发抖。他取出相机记录下这一发现,然后试探性地推了推那道缝隙。纹丝不动。
就在这时,天空中又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整个剑池。周明远猛然发现,在闪电的强光下,石壁上浮现出一排几乎被岁月磨平的刻痕——那是古吴国的鸟篆文字!
阖闾...剑...藏...周明远艰难地辨认着。他的专业知识告诉他,这很可能是关于鱼肠剑下落的线索。
不顾冰冷的雨水,周明远脱下外套,开始仔细清理石壁上的苔藓和沉积物。随着清理的深入,更多的文字和图案显现出来——那是一个机关示意图!
按照图示,周明远在石壁特定位置用力按压。起初没有任何反应,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石壁内部传来沉闷的咔嗒声,那道缝隙缓缓扩大,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入口。
周明远的心跳如鼓。他打开头灯,小心翼翼地踏入洞口。里面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狭窄通道,空气潮湿阴冷,带着浓重的霉味。
通道尽头是一个不大的石室。周明远的头灯照过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具靠着墙的白骨,身上残留着古代服饰的碎片。白骨怀中抱着一个青铜匣子,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绿光。
天啊...周明远屏住呼吸靠近。作为考古学家,他见过不少古墓遗骸,但这具尸骨的位置和姿态明显不同寻常——他不是被安葬在这里,而是死在了守护这个匣子的过程中。
周明远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下青铜匣子。匣子约三十厘米长,表面布满精美的蟠螭纹,锁扣处有一个精巧的机关锁。凭借对吴越青铜器的了解,周明远很快就找到了开启方法。
匣子打开的瞬间,一道寒光闪过。里面是一把短剑,剑身布满菱形暗纹,即使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锋利如初。剑柄处缠绕的丝线已经腐朽,但那个独特的蛇形护手让周明远瞬间确认了它的身份。
鱼肠剑...他的声音颤抖着。历代史书记载,鱼肠剑长尺二寸,可藏鱼腹中,专诸正是用此剑刺杀吴王僚。后来这把剑随阖闾下葬,成为考古界最富传奇色彩的失踪文物之一。
4.
周明远小心地检查剑身,发现上面刻着细小的铭文:吴王光自作用剑——光正是阖闾的本名。这确认了剑的真实性。
就在他全神贯注研究宝剑时,身后突然传来石块滑动的声音。周明远猛地回头,看到通道入口处站着两个人影——是林雨桐和赵志强!
周教授,你果然在这里。林雨桐的声音在石室中回荡,我查阅了你的全部论文,猜到你不会轻易放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