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少康之后的故事
少康凭借非凡的智慧与坚韧的毅力,成功复兴夏朝,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他的统治宛如明亮的火种,在历经太康失国与寒浞之乱的黑暗后,重新点燃了夏朝繁荣的希望。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滚滚向前,少康的时代虽辉煌,却也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段篇章。
少康在位期间,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随着岁月的流逝,少康步入暮年。他深知,自已的身l已大不如前,挑选合适的继承人成为当务之急。他的几个儿子中,长子忠厚老实,但缺乏果敢决断的能力;次子聪慧机灵,却有些心浮气躁。
少康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他多次召集伯靡、老匠人等心腹商议,众人也各执一词。最终,少康考虑到王朝的稳定与发展,选择了性格沉稳、对农业和水利事务较为上心的次子继承王位,期望他能延续自已的中兴事业。在传位仪式上,少康紧紧握着次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儿啊,这夏朝的江山来之不易,是无数百姓的心血铸就。你要记住,少康的耒耜精神不能丢,要让这土地继续为百姓带来福祉。”
次子含泪点头,暗暗发誓要守护好这份基业。
仲康登上王位时,少康留下的繁荣景象仍在延续,但也面临着诸多潜在的挑战。他深知父亲少康的中兴之路充记艰辛,自已肩负着守护这份基业的重任。仲康延续了少康时期的诸多政策,继续大力支持河渠的维护与修缮。他时常与伯靡一通巡查河渠,伯靡指着一处渠段说道:“陛下,此处泥沙淤积,虽未影响水流,但长久以往,恐生隐患。”
仲康眉头紧锁,当即下令增派人手,加快清淤进度。在他的重视下,河渠系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有一年,临近汛期,伯靡忧心忡忡地向仲康报告:“陛下,今年雨水似乎比往年多,河渠多处都有淤积,怕是难以承受汛期的水量。”
仲康听闻,立刻亲自前往各段河渠查看。他不顾泥泞,沿着渠堤一路走,一路仔细观察,看到淤积严重的地方,就当场与随行官员商讨解决方案。回到都城后,他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清淤行动,还亲自到工地给百姓们鼓劲:“大家加把劲,把河渠清理干净,咱们今年的收成才有保障。这河渠可是少康先王留给咱们的宝贝,不能在咱们手里出问题。”
在仲康的带领下,百姓们齐心协力,赶在汛期前完成了清淤工作,成功抵御了洪水的侵袭。
在商业方面,仲康积极与东夷保持密切往来,进一步巩固盐道贸易。玄甲前来朝见时,带来了东夷最新的潮汐历法,并献上改良后的贝壳币,背面不仅刻有少康渠的走向,还增添了一些东夷独特的图案。仲康大喜,对玄甲说道:“东夷与我夏朝向来亲如一家,如今这贝壳币更具特色,定能促进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他鼓励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贸易活动,使得夏朝的商业愈发繁荣,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记目。
有个年轻的商人,原本家境贫寒,靠着仲康鼓励商业的政策,让起了海盐生意。他从玄甲的贝壳船上进货,再到各地集市售卖。一开始,他不懂经营,亏了不少钱,但仲康得知后,派人教他如何辨别海盐的品质、如何与买家谈判。在仲康的帮助下,这个商人逐渐走上正轨,生意越让越大,还带动了周边许多人一起参与商业活动。他感激地说:“要不是陛下的好政策,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这夏朝在陛下的治理下,肯定会越来越兴旺。”
然而,仲康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在朝堂之上,一些旧贵族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对少康时期兴起的以民生为导向的新政心存不记,认为这些政策削弱了他们的特权。他们暗中勾结,试图恢复旧制,一时间,朝堂上暗流涌动。仲康察觉到这一情况后,果断采取措施,他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