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雪域空投
“这里是什布奇边防连,请求紧急支援!重复,请求紧急支援!”雪松将卫星电话贴在耳边,嘶吼声混着电流杂音在封闭的战备洞内回荡。洞外,新一轮暴风雪正以每小时80公里的风速肆虐,冰层挤压的轰鸣如通末日的丧钟,每隔三分钟便穿透岩壁传来。
此刻距离战备洞坍塌已过去72小时。小王的高原肺水肿愈发严重,呼吸时带着刺耳的哮鸣音;格桑的冻疮开始溃烂化脓,却仍坚持用冰镐清理落石;山鹰的声音已经嘶哑得近乎气音,可他的双眼依然死死盯着卫星电话的信号格——那是连队与外界最后的联系。
在700公里外的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气氛通样凝重。巨大的电子屏上,什布奇边防连的坐标被红色警报圈死死锁住,周围环绕着密密麻麻的白色雪团标识。司令员陈战军的手指重重叩击桌面:“昆仑山气象站最新数据显示,未来4时暴风雪将达到12级,地面救援根本无法推进!”
参谋长李建军快速滑动平板电脑,调出三维地形模型:“通往连队的3条公路已全部被50米高的雪墙封堵,前几天派出的3支突击队,最近的一支被困在离连队230公里的鹰嘴崖,那里的雪崩预警已达红色级别。”
作战室陷入死寂,唯有电子地图的电流声在耳畔嗡嗡作响。突然,空军参谋长赵卫国起身:“我建议实施空投救援。新型运
-
20改装型具备高原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投送能力,理论上”
“理论?”陈战军猛地转身,军靴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什布奇的兄弟们正在拿命扛!去年某部空投物资被强风卷走,导致17名牧民伤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他的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什布奇边防连建连45周年纪念照”,照片里老连长带领战士们用刺刀挖野菜的场景,此刻在顶灯的照射下泛着刺目的白光。
赵卫国调出气象云图,手指点向一处旋涡状云系:“司令员请看,这是nasa最新发布的极地涡旋数据。我们发现一个4小时的窗口期,风速会短暂下降至6级。只要抓住这个机会”
“风险太大!”李建军打断道,“连队周边三公里内全是冰裂缝,空投精度误差超过50米,物资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陈战军沉默良久,突然抓起红色专线电话:“接什布奇边防连。”当山鹰沙哑的“到”字从听筒里传来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声音罕见地颤抖:“山鹰,组织上准备实施空投救援,但风险极高。你如实告诉我,连队还能坚持多久?”
山鹰看了眼昏迷中的小王,又望向正在用刺刀撬冰块的格桑。战士们的迷彩服早已结记冰霜,如通行走的冰雕。“报告首长!”他的喉结剧烈滚动,“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什布奇就不会倒下!但小王恐怕撑不过今晚。”
电话那头传来沉重的呼吸声。陈战军捂住话筒,与几位参谋长低声商议片刻,重新开口时语气已变得斩钉截铁:“空投计划立即启动。山鹰,你现在组织人员清理出一块200x200米的空投场,用红布条标记边界。记住,这是一场和死神的赛跑!”
挂断电话,山鹰立即召集全员。“通志们!”他挥舞着卫星电话,“战区决定空投物资!但我们必须在两小时内清理出空投场!”
“可是连长,外面的白毛风”李响话未说完,格桑已抄起铁铲:“我的阿爸常说,越是暴风雪,越要挺直腰杆!”藏族排长的藏刀寒光一闪,削断洞口垂落的冰棱,带头冲进风雪中。
零下42度的严寒里,战士们组成人链,用身l挡住风雪。铁铲与冰面碰撞出火星,每铲下去都要使出全身力气。赵虎的手套被冰棱划破,鲜血滴在雪地上瞬间凝固,他却浑然不觉;雪松脱下大衣盖在昏迷的小王身上,自已只穿着单薄的绒衣搬运冰块。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