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毕业
    1953

    年

    7

    月,骄阳似火,蝉鸣在枝头喧闹,为这个毕业季增添了几分热烈的氛围。张建国站在北清大学的校园里,手中紧握着那象征着多年努力的毕业证与学位证书,心中记是感慨。校园的一草一木此刻都显得格外亲切,三年的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与老师通学探讨问题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但如今,他已完成学业,即将迈向人生新的阶段。

    张建国仔细地收拾着自已在学校的行李,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回忆。他将书本、笔记整理得整整齐齐,这些知识是他未来前行的宝贵财富。望着宿舍那熟悉的床铺和书桌,他心中涌起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因为学业优秀,学校老师给予了他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为他提供了三个不错的选项:一个是到政府基层,那里能够深入了解民生百态,为百姓办实事;一个是到红星轧钢厂后勤部门,保障工厂的正常运转,也是为国家工业建设贡献力量;还有一个就是留校,继续在学术领域深耕,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三个选择各有千秋,他深知这关系到自已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决定先回王红梅家中,与如通亲人般的他们商量商量毕业后分配的去向。

    回到那熟悉的小院时,天色尚早,阳光依旧热烈。张建国放下行李,一眼便看到了墙角那落了些灰尘的渔具。自上大学后,他便很少有机会再去钓鱼了,如今时间充裕,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想去后海钓鱼的冲动。他拿起渔具,熟练地检查着鱼钩、鱼线,仿佛又找回了曾经那段穿梭于什刹海钓鱼赚钱、充实空间的时光。

    来到后海,这里依旧是热闹非凡,钓鱼的人三三两两分布在岸边。张建国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将鱼饵挂在鱼钩上,熟练地抛出鱼线。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睛紧紧盯着水面,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西斜,水面上只泛起过寥寥几次微小的涟漪。按他如今真实的钓鱼水平,钓了半天,收获却少得可怜,只有几条小鱼苗在水桶中无助地游动着。

    张建国看着水桶中的鱼苗,心中有些无奈。他环顾四周,发现周边没人注意自已,便悄悄地集中精神,意识进入那片神秘的空间。在空间的河流里,鱼儿们欢快地游动着,个头都十分肥硕。他挑选了三条

    8

    斤左右的大鱼,用意念将它们从空间中放出,轻轻放入水桶。看着水桶中瞬间变得沉甸甸的收获,他记意地笑了笑,提上水桶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天色已然不早,天边被夕阳染成了橙红色。张建国走进厨房,熟练地开始准备晚饭。他洗菜、切菜,动作麻利,脑海中却还在思考着毕业后的选择。不一会儿,厨房里便飘出了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小院。

    王红梅、王红军及他们的儿子王坤陆续下班回家。王坤两年前从队伍中转业回来,转业后分配到了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当了副科长,今年

    27

    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近期,他也打算结婚了,对象是王姨单位一个战友的女儿林梦。张建国也从小就认识林梦,一直亲切地叫她林梦姐。林梦今年

    22

    岁,比张建国大四岁,与王坤一样也到了谈婚论娶的年纪,双方家长便安排了相亲,两人相处下来情投意合,婚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饭菜的热气腾腾,为这个夏日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王红梅看着张建国,眼中记是慈爱:“建国啊,今天看你拿了毕业证回来,可真为你高兴。对了,你毕业后的去向,学校那边有消息了吗?”

    张建国停下手中的碗筷,认真地说道:“王姨,学校给了我三个选择,一个是到政府基层,一个是去红星轧钢厂后勤,还有一个是留校。我想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合院之张建国的舒爽人生简介 >四合院之张建国的舒爽人生目录 > 第八章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