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
小案上的一片枯叶,持着叶柄转了几圈,认真的似乎想要记下叶片上的纹理。
宴会之后,黛玉被丫鬟带至一个雅致的小院。
益阳公主已换了家常衣裳,坐在炕上吃茶。黛玉正要行礼,益阳公主便道:“免了,快请上来。”
丫鬟扶起黛玉,益阳公主招手示意她上炕坐,黛玉思忖片刻,并未上炕,只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益阳公主又再三让她上炕,又说:“到了这里就莫要拘束,尽管放开,我最讨厌那些个磨磨唧唧的人,明明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儿,偏偏就给搞复杂了。你快些上来,咱们坐着好说话。”
话说到这份儿上,黛玉只得遵命。
公主先问黛玉在家都做些什么,又问读什么书,最后说到针奁女红之事。公主道:“前儿我从太后那见了一个荷包,花鸟草木都绣的栩栩如生,我一眼便喜欢上了,真是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太后说是你绣的,可是真的?”
黛玉垂头答:“是小女所绣。”
益阳公主感叹一声:“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水平,当真不简单。我这里有一个绣娘,也算得技艺高超了,你教教她如何?”说着便给一便立着的女官使眼色,那女官便躬身退出,片刻后领来一位二十上下生得清秀齐整的女子来,便是公主口中的绣娘了。
“这……”黛玉为难了,“不是小女不肯教,只是……”只是教了她也学不会。当然黛玉并非直接如此说,而是道,“小女学刺绣才不过一两年的功夫,若论技艺,怕是比公主府里的绣娘差得远。所多的不过是一股神韵,可是这东西……不是一时半刻学得来的。”是根本不可能学得来,除非这绣娘也有异能,黛玉自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我也明白……”公主摆手令绣娘退下,含笑看着黛玉,“你看这样如何,你也给我绣一个荷包,我多多的给你谢礼如何?”至此,益阳公主的目的已经毫无保留的暴露,她哪是想让黛玉教学,分明是看上黛玉绣的荷包了。
黛玉道:“这是该的,谢礼小女万不敢收。”
“这怎么行,我劳烦你给我做东西,已然不妥了,你若不收谢礼,我这心里如何过意的去?”再说谢礼本就是托辞,她不过是找个借口送未来侄媳妇些东西罢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嘿嘿,吃不了亏的!
最后的接过便是黛玉不止领了一个绣荷包的任务,还附送一个香袋。然后——
坐上公主府的轿子,拉了一车的赏赐回府。
☆、
雪中嬉戏
北方的冬日要比江南干燥得多,久旱之后偶来一场瑞雪,便足以使人心满意足而有余了。
北方的雪也不比江南。
江南的雪是柔和中带着温润依恋的,而在北方则直白的多,鹅毛般的大雪面粉般簌簌从空中洒落,砸到人脸上还带着冰凉入骨的寒意。虽少了许多江南的烟雾朦胧,却也直白的可爱。江南是很少看到大雪的,左不过是白白的一层,很难令人畅意。而在北方则很容易见到大雪,有时甚至是及膝的。
洁白的琼雪,有着天生荡涤人心灵的神秘力量,再有一两枝傲雪的散发着生命活力的梅花,便更加完美了。
黛玉此刻就隔着纱窗看外面的红梅。
她院子里有两株五六十年的老梅,应着皑皑的白雪开得满树嫣红,赫赫然如火如荼,给这漫天的洁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姑娘,可要奴婢给您折上一枝?”翠竹突然有些兴奋的说。
“不必了,”黛玉笼笼身上的孔雀纹大红羽缎披风,点着翠竹的胸口强调,“一会子你告诉下去,那两株老梅的花枝,谁都不要折。尤其是你,翠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偏爱折这些花儿、柳儿的。”
“姑娘,我哪有……!”翠竹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