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说甚龙争虎斗(下)
未必不觉可惜。”
这话分明带了几分挑衅,像柄软剑,钝而隐锋。
温钧野心里憋着火,嘴上却冷笑道:“她可惜也轮不到旁人惦记。多谢世子提醒,不劳送客。”语罢拂袖而去,脚步带着几分怒意,背影硬邦邦的,仿佛一只炸了毛的猫,颈项绷直,眼里燃着隐火。
晚间,国公府正厅内,一家人围坐于桌前吃饭。膳食精致,香气氤氲,平日里热热闹闹的饭桌,今日却显得有些沉闷。
温钧野少见地沉默寡言,面前一碗炖得极酥的羊肉汤,他舀了两口,便不再动筷。
温钧珩夹了一筷子虾仁,随口问道:“今日家塾如何?李夫子说你近来颇有进益。”
“还好。”温钧野低声应了一句,像是硬挤出来的答复,却没什么精神。
蕙宁坐在他身侧,一双眼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从他下意识皱着的眉心,到碗边那双不安分的手指,心中已有几分明了。
饭后天色已暗,府中丫鬟婆子陆续退下。廊下微风袭来,吹得灯火晃动。蕙宁随他同行,一路无言。走到花厅与回廊交界处,她忽然拽住他的袖口,语气轻轻的:“钧野,明晚若是有空陪我去集市上走走好不好?都开春了,我好久没去逛夜市了。”
温钧野脚步一顿,有些意外地看着她。他眼神微动,眼底浮起些迟疑与委屈,像个被老师批评的小孩,心里有话却说不出来。
见他久久不语,蕙宁又往他身前凑了些,带着点哄劝:“你今天是不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怎么闷闷的?”
他犹豫了片刻,终于皱起眉头道:“今天在李夫子那儿出来,碰见梁鹤铮。他说要请咱们去他府上的茶会……我、我……”
他说到这儿便说不下去了,话像哽在喉咙,挤也挤不出来。
忽而一屁股坐在廊阶上,像一团憋着气的火焰,闷声不响地生着闷气。
蕙宁站在一旁看着他,眼底却涌起一丝笑意,半是无奈,半是心疼。
“然后呢?”她柔声问道,“你是想去?还是不想我去?”
温钧野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垂着眼睛,不敢看她,过了半晌才咬牙道:“你是不是喜欢那种地方?你以前……你以前肯定很喜欢那种集会,对吧?可我、可我……我去了,什么都不懂,规矩也不会说,诗也不会写……”
“谁说你不懂啊?”蕙宁侧身轻声说着,语气不紧不慢,温婉似春日熏风,“你只是没读那些诗词歌赋罢了,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那样的场合,本来就是你来我往、觥筹交错的集会,并不全是满口风雅的人。有人擅辞章,有人擅弓马,各有长处。”
温钧野仍低着头,眉心紧锁,唇角绷得发白。他一向生得清俊,笑时眉眼绚烂明丽,此时却因隐忍而显出几分颓唐。他轻叹一声,声音细得像烟,愁眉苦脸地说道:“我……是不是挺差劲的?”
蕙宁的眸光在他脸上流转,静静聆听。
他缓缓垂下眼帘:“我以前不觉得,可自打去了家塾,这才发觉,自己竟落后这么多。连比我年纪小的孩子都能对答如流,满腹经纶。就说四弟和五妹吧,他们……他们谈起书来头头是道,我却……还有训容,虽然从前不通诗书,可最近这些日子学下来进步十分快。这些年,我好像真的……都荒废了。”
蕙宁听着,只觉心头轻轻一颤。她忽而记起去年秋日在马球场上,他飞驰而过,阳光落在他肩头,满身英气,恍若风里一枝新柳,挺拔却不招摇。
那时候的他,是人群中最鲜明的一道影子。
可眼下,他竟这般自惭形秽,像把锋锐的剑收进了鞘里,一心想遮掩住自己锈迹斑斑的部分。
她慢慢靠近他,轻声道:“钧野,你别说这种话。你不是差劲,你只是……不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