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农家子的心酸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家里有五个孩子,我排行老四。大哥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姐姐,而我则有一个弟弟。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以种田为生。家里养了两头猪,这是我们家一年中最大的收入来源。
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的父亲。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拥有许多手艺。
他会补鞋、补伞,还有那个我叫不上名字的手艺,就是最后会发出一声巨响,然后就会有爆米花出来的那个。70、80、90后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
每到赶集日,父亲就会去街上帮人补伞补鞋;逢年过节的时候,他则会去爆米花;
等到收割稻子的时候,他就会用他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的后座,绑着他的磨刀机,去每个村子里磨割稻子用的刀。
我们家还有一间专门用来存放父亲工具和用品的房子。,不仅如此,我父亲对木匠这门手艺似乎还颇有研究。
然而,尽管他对木匠工作充满热情,但他却缺乏这方面的天赋。每次他尝试制作木水桶或锅盖时,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木水桶会漏水,锅盖会漏气。
尽管如此,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花费大量金钱购置了许多木匠所需的工具。
可惜的是,这些工具最终都被闲置在他那间狭小的工具房里,如同被遗弃的垃圾一般。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毫不吝啬地购买,却对家人和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老粗,不懂得如何关心和照顾我们。
在教育我们几姐弟时,他习惯使用打骂和吼叫的方式,这让我小时候对他充满了恐惧。只要他的一个眼神,就能让我吓得瑟瑟发抖。
小时候,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他对自己钟爱的事物,总是毫不犹豫地购买,完全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困难。
然而,当涉及到我们这些孩子时,情况却截然不同。即使是最基本的上学用品,如笔和本子,他也舍不得给我们买。
说出来或许让人难以置信,我们五兄妹中,只有大哥上完了中学,大姐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二姐上到小学五年级,而我自己,也仅仅上了小学五年级的上半学期,下半学期就再也没有去学校了。
当我决定不再上学时,同学们纷纷来信,希望我能重新回到学校,但父亲却坚决不同意,他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家里的牛没人放。
这是多么可笑啊!在他们的眼中,似乎什么都比我们更重要。当然,这里的我们指的就是我和我的两个姐姐。
而哥哥和弟弟,因为他们是男孩子,所以在父母的眼中,他们的地位显然要比我们高出许多。
这种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仅仅体现在父母身上,就连母亲也是如此。
2
父母的冷漠与偏见
父亲和母亲,他们简直就是一丘之貉,都将钱财看得无比重要,却对自己的女儿们视如草芥。
他们从来不会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作业是否完成,更不会在意我们在学校里是否遇到了困难或者不开心的事情。
他们所关心的,只有家里的那些牲畜,比如猪有没有喂饱,牛有没有放出去,以及吩咐给我们的事情有没有做完。
你只有开始干活了,她才会对你有好的态度和语气,否则迎接你的便是一顿不堪入耳的国粹输出。
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她的责骂,而且骂得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那些诅咒我们姐妹三人嫁千次万次的话语,都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了。不得不说,母亲没有接受过教育,她的思想真是让人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