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卷青衫书生

    我姓阎,因为我爹姓阎。我叫阎军,可能因为我的名字改变了我平凡又坎坷的一生。

    武德四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小雨淅沥,朱雀大街泥泞不堪,行人稀少。

    阎军蹲在街边书摊旁,啃着冷馒头,看着来往的车马,眼神空洞而疲惫。

    三年前,他意气风发,参加科举,本想通过科举考试一展抱负,却不料被诬陷作弊,打出考场。

    那一刻,他的仕途梦碎,人生陷入低谷。如今,他落魄至极,身上的青衫已旧得发白,补丁摞补丁。他蹲在书摊旁,看着那些古旧的书籍,心如死灰。

    突然,一个声音在耳畔响起:

    书生,买笔吗

    阎军抬头,只见一个穿着破烂道袍的道士站在面前,手中拿着一个油纸包裹,包裹上有一只黑色毛笔,笔毫与笔身之间还有一块玉石连接,看笔身材质也不像是竹子而像是铁的,包裹里似乎像是还有一物,隐隐透出暗光。

    九文钱。

    看书生面相你我也是有缘之人包裹中还有一面小镜子也一并赠与书生了。

    阎军一愣,看这毛笔就价值不菲更别说包里的小镜子。

    虽然没看到是什么样的镜子,但看包裹上隐隐暗光就知道不是凡物。

    阎军心想莫不是遇见骗子了那这骗子也太不专业了,我一个穷书生能有多少钱。

    九文钱阎军好奇的又问了一句

    老道士干枯的手指捻着油纸。对的,是九文钱,声音沙哑却透着几分神秘。阎军犹豫了一下,摸出身上仅剩的九文钱。接过油纸包裹,拿出那支笔细细端详,只见笔身上有两排细细小字:

    善恶皆留痕~毫厘见人心

    打开包裹里面的小镜子也是非常精致,看起来不像是这个年代的物品。

    手掌大小,之所以说不像这个年代的物品是因为镜面太光滑,阎军通过镜子看自己就连白发都看的清清楚楚。

    他有种感觉这面镜子能看清世间万物。镜子背面还有两个字也不是近代文字而像是几千年前的钟鼎文,第一个字他完全不认识,第二个字看着像个回字

    阎军此刻还在专注的看着这两样只花了九文钱买来的不似凡物的东西,而那个老道士已经渐渐远去。但是还能听到道士嘴里嘟嘟囔囔的说着:

    一笔勾销生前孽,半卷判明世上冤

    镜中虚影藏三界,光里幽轮转九幽

    夜色渐浓,阎军来到破庙,找了个角落坐下。他将油纸包裹打开,里面是一支古朴的毛笔,散发着淡淡的幽光。他随手将笔放在一旁,只觉困意袭来,倒头便睡。

    不知何时,月光透过破庙的窗户,照在墙上。阎军迷迷糊糊中,看到笔尖滴下鲜血般的红墨,在墙垣显出血字冤。

    他猛地惊醒,抓起笔,只见血字仍在墙上闪烁。他心中一颤,只觉这支笔定非凡物,一场未知的风波,悄然拉开帷幕。

    第二卷染血罗裙

    第二日清晨,阎军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破庙。雨虽停,但街道依旧泥泞。

    他现在虽然落魄,但是偶尔也会有人找他帮忙写写家书,状纸,对联之类的。在如今的世道也能勉强保持不饿死吧。有些手面阔绰的也会多给些钱财,偶尔也能吃顿饱饭

    依旧如往常一样在朱雀大街书摊旁坐下,上午还是没什么人。临近中午天气也好起来了,路上行人也多了。

    书生帮我写一封祝词,还没见人就听见一个大嗓门在喊书生。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缓缓来到近前。来人正是龙武卫负责太庙的副统领‘刘天’。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毕竟是吃皇粮的家境也算殷实,此前阎军帮忙写过许多文案,对联啥的慢慢的就熟悉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阳间判官之皇帝昏庸那就换个皇帝简介 >阳间判官之皇帝昏庸那就换个皇帝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