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原来是被这些人抓走的。此刻欲望战胜了恐惧,她知道如果她能给大理寺提供线索破案,她将会得到一大笔赏金,后半生和老父亲过得就不会如此艰苦了。

    当她跟着车队快到太庙的时候,被一个黑衣人发现了。于是将她抓了起来。阎军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事情的起因了。但当阎军看到画面中车队的带头人他懵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首辅林守仁

    看到这里那还能不明白,小孩子,金吾卫,太庙,当朝首辅。这些个词联系在一起阎军也是猜出个七七八八,也意识到了这起命案牵扯甚深,恐怕是宫廷密辛

    太庙为什么会是太庙那么多小孩子被首辅带去干什么恐怕这里有大秘密。

    第三卷黄泉契

    于是阎军打算去太庙一探究竟。但是太庙有龙武卫把守肯定是进不去的,那就先去外围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此时已将近戌时,(19点到21点)整个京城除了打更人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还有零星的几个兵马司的巡逻人员。大街上也是安静的可怕。

    阎军从义庄到太庙也是没有任何波澜,毕竟这么晚了,就算巡逻也是走个过场而已,之后就找地方睡觉了

    到了太庙看见高大城墙也是犯难,如何上去呢费了好大劲找到一棵树爬了上去。向下望去太庙里并不是龙武卫在值守,而是一群黑衣人。和之前在义庄小镜子看到的是一伙人,便装的金吾卫。这太庙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想到这里阎军拿出了小镜子打算试一试,看看小镜子有没有作用。把小镜子拿出来对着太庙照过去,果然有反应。

    画面逐渐清晰起来,应该是太庙的地宫,一个很大的池子,圆形,整体差不多有十米宽,与其说一个大池子不准确,更像是两个池子形成一个八卦图。大池子中间还有个石台,石台上一个巨大炉子,像是炼丹炉。

    丹炉左右两侧各坐着一个人。右侧正是大胤朝国师杨凌,在京城的百姓没几个不认识的,有些祈福,祈雨都是国师来做的。左侧的虽然不认识但他身穿龙袍,想想也知道大胤朝武德皇帝。

    但接下来的画面让阎军怒目圆睁,睚眦欲裂。只见国师杨凌把绑来的小孩子放在大池子边上凹槽里,一个个杀害。男孩子放在左边池子,女孩子放在右边池子。

    原来池子里红色液体都是小孩子血液,这是要多少条人命才能填满那么大的池子啊。

    看着血液不滴了,就把尸体丢入练丹炉,然后在换下一个人,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就被它们杀害。

    这群畜生啊,怪不得京城丢失小孩子案子一直破不了,原来幕后真凶就是当朝天子。竟是皇帝在屠杀他的子民。

    此时阎军真想拿把刀杀进太庙,宰了这狗皇帝和国师,由于心情极其愤怒,没注意到周围的变化。

    只见从下方飞来一把暗器正中阎军胸口,扑通一声阎军从树上掉了下来,这时他也反应过来了,我冲不进去,也杀不掉狗皇帝。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逃跑。

    阎军转身欲逃,黑衣人已如影随形。危急时刻,阎军想起来道士临走之前的话:一笔勾销生死孽

    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拿出了那支花了九文钱买的笔正对着追着他的人,写了一个死字。幽光乍现一个死字就那么浮空成型飞向黑衣人,没有任何预兆黑衣人应声倒地

    他穿梭在大街小巷,渐渐体力不支,终在一座城隍庙前应声倒地。正当他以为命丧此地时,眼前光芒大盛,他竟来到一座阴森城池。

    抬头望去,酆都城三个大字赫然在目。阎军心中骇然,暗忖莫非自己已死这时,崔判官从暗处走出,面容清瘦,眼神锐利。不正是那个老道士吗!

    他手中拿着生死簿,指着上面的记载道:皇帝的命数本该四年前暴毙,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阳间判官之皇帝昏庸那就换个皇帝简介 >阳间判官之皇帝昏庸那就换个皇帝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