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青云村的东头,住着一位名叫柳青的年轻姑娘。她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柳老先生的独女,生得眉清目秀,却因为天生跛足而鲜少出门。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时,柳青就会坐在窗前的小桌前,用纤细的手指翻阅父亲留下的古籍。
这天清晨,柳青照例在窗前读书,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她好奇地推开窗户,看见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年轻男子站在院门外。男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俊,腰间挂着一串铜铃,正仰头望着她窗口那株开得正艳的桃花。
姑娘,这桃花开得真好。男子微笑着说道,声音如同春风般和煦。
柳青慌忙拉上窗户,心跳如鼓。她从未与陌生男子说过话,更别说被人这样直勾勾地看着。可那串铜铃声却像有魔力一般,在她耳边萦绕不去。
第二天同一时辰,铜铃声又准时响起。这次柳青鼓起勇气,推开一条窗缝。男子依旧站在那里,手里多了一卷竹简。
这是我从西域带回的《胡笳十八拍》,姑娘若是喜欢,不妨一观。他将竹简放在院门的石阶上,转身离去,铜铃声渐行渐远。
就这样,连续七天,男子都会在清晨送来不同的礼物: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册诗集...却从不踏入院门半步。柳青的心防渐渐松动,第八天时,她终于打开了院门。
我叫风无痕。男子站在桃树下,花瓣落在他肩头,是个四处游历的说书人。
从那天起,风无痕每天都会来给柳青讲外面的世界。他讲长安城的繁华,讲西域大漠的壮阔,讲南海的碧波万顷。柳青听得入迷,仿佛跟着他的话语走遍了千山万水。
村里开始流传闲话。有人说风无痕来历不明,有人说他专骗良家女子。最生气的是李员外,他早就看中了柳青家的祖宅,想买下来扩建自己的庄园。
立夏这天,风无痕没有如约而至。柳青等到日落,只等来李员外带着家丁闯入院中。他们声称风无痕是江洋大盗,已经让官府拿住了。
柳姑娘,只要你签了这房契,我就去县衙说情,保那小子一命。李员外眯着眼睛说。
柳青颤抖着拿起笔,却在落笔前听见熟悉的铜铃声。风无痕站在院墙上,衣衫破烂却目光炯炯。
李员外,你私吞赈灾粮饷的证据,我已经交给知府大人了。风无痕亮出一块令牌,在下并非说书人,而是新任的按察使。
李员外面如土色,带着家丁仓皇逃窜。风无痕跳下院墙,轻轻擦去柳青脸上的泪水。
对不起,骗了你这么久。他轻声说,但我对你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的。
柳青破涕为笑:那你能给我讲个新故事吗关于一个按察使和一个跛脚姑娘的。
风无痕解下腰间的铜铃,系在柳青手腕上:这个故事很长,可能要讲一辈子。
桃花纷飞中,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真诚与勇气的故事。而在青云村的历史上,从此多了一段佳话:那个跛脚的教书先生之女,跟着按察使大人走遍了千山万水,听遍了世间所有的故事。
柳青跟着风无痕离开了青云村。临行前,她将父亲的古籍一一整理好,锁在了老宅的书柜里。风无痕雇了一辆马车,铺了厚厚的软垫,生怕路途颠簸让柳青的腿伤不适。
我们去哪儿柳青掀开车帘,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
先去洛阳。风无痕轻轻握住她的手,那里有最好的大夫,说不定能治好你的腿。
柳青垂下眼睫,低声道: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风无痕摇头:习惯不代表放弃希望。
马车缓缓驶入洛阳城时,正值牡丹花开的季节。满城锦绣,游人如织。风无痕带着柳青住进了一家安静的客栈,第二天便请来了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