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湾村还偏,山货不少,就是运不出去,放不住。你要是……还有那个心气儿,愿不愿意,去我们村看看
他的话很直接,没有半点虚头巴脑的客套,眼神坦荡,不像是在算计什么。我怔怔地看着他,心里那片冰封的湖面,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去看看我还能相信谁
我……一无所有了。我低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脆弱。
我知道。陈明点点头,语气依然平静,我们村也给不了你山湾村那样的条件,没那么多钱,地也更偏。但我们能给你实在的,你要是愿意来,地我们给你找,人我们给你出,我们不掺和你的技术和管理,就想跟着你学本事,挣点辛苦钱,让日子好过点。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们峡谷村的人,实在,你对我们好,我们就记你一辈子。你要是信得过我陈明,就跟我走一趟。
我沉默了很久,县城的喧嚣仿佛离我远去。看着陈明那张饱经风霜却异常真诚的脸,我心里反复挣扎。被蛇咬过,十年怕井绳。可……如果连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那我回来干什么难道真就这么灰溜溜地认输吗
好,我去看看。我终于下定决心,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
峡谷村确实比山湾村更闭塞,路也更难走。但一进村口,感觉就完全不同。村子很安静,房屋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利落。路上遇到的村民,看到陈明带着我回来,眼神里有好奇,却没有山湾村那种赤裸裸的打量和算计,只是憨厚地笑着打招呼。
陈明没有带我去村委会,而是直接把我领到一片靠山的空地,旁边有条小溪流过。你看这地方怎么样以前是个旧晒谷场,够不够建个小点的厂房
我环顾四周,这里虽然偏僻,但环境确实不错,水源也方便。更重要的是,站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朴素的平静。
陈村长,我深吸一口气,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他,如果我决定在这里重新开始,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陈明毫不犹豫。
第一,技术和财务,必须由我全权负责,任何人不得干涉。第二,我会和村里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特别是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第三,工厂的账目,我会定期请第三方审计,并向全体参与的村民公示,必须完全透明。我盯着他的眼睛,把在山湾村摔过的跟头,变成了一条条带刺的规矩。
陈明听完,非但没有不快,反而用力点头:就该这样!亲兄弟明算账,规矩定在前面,后面才好干事!我们都听你的!
看着他坦然的样子,我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打消了。在这里,或许我真的可以重新开始。
我拿出了仅剩的那点积蓄,加上陈明以村委会名义担保的一小笔信用贷款,在峡谷村的旧晒谷场上,重新搭起了炉灶。这次,我吸取了所有教训。厂房不大,设备也是基础款,但我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和村委会签订的协议,条款细致到了每一分利润的分配——除了工人工资,利润的大头用于再投入和技术升级,剩下的一部分,明确约定用于村里的公共事务,比如修桥补路,资助困难学生,每一笔都写得清清楚楚。
我优先雇佣了峡谷村的村民,他们大多没出过远门,对能在家门口有份活计充满感激。我不仅教他们操作设备,还利用空闲时间,跑到田间地头,把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的知识,结合我的保鲜技术要求,一点点教给他们。
峡谷村盛产一种野梨,个头不大,但汁水丰沛,味道清甜,只是不耐储存。我把技术和这野梨结合起来,反复试验,调整配方和工艺。村民们学习得很认真,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我的信任。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按照我教的方法采摘、清洗、处理,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种子,正在这片贫瘠却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