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她。
文荣。她抬起头,鼓起勇气对上他的眼睛,我叫文荣。
文荣...维明轻声重复,仿佛在品味这个名字的韵味,很好听。
一阵寒风吹过,文荣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维明立刻侧身挡在风口,天冷,我送你回去吧。
文荣慌忙摇头,不用了,我...我自己能行。母亲的话在她耳边回响,少接触为好...
维明眼中的光芒暗淡了一些,但他很快点点头,那...你路上小心。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这个给你。
文荣接过纸包,还没等她问是什么,维明已经转身走开了。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里面是几颗水果糖,彩色的糖纸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文荣站在原地,看着维明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她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蔓延,一直甜到了心里。
那天晚上,文荣把剩下的糖藏在了枕头底下。夜深人静时,她偷偷拿出一颗,在黑暗中轻轻舔着。糖的甜香中,她仿佛又看见了维明那双黑得发亮的眼睛,和他叫她名字时温柔的语气。
从那天起,文荣的生活多了一份隐秘的期待。她开始更频繁地去图书馆,走那条可能会遇见维明的路。而维明似乎也摸清了她的作息,总能在各种巧合下与她相遇。有时是在供销社门口,有时是在图书馆拐角,每次都会给她带些小东西:一把炒瓜子,几颗红枣,或者一本他批改作业用的红蓝铅笔。
他们很少交谈,更多时候只是并肩走一段路,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但文荣能感觉到,每次见面,维明看她的眼神都更加温柔,而她自己心跳的速度也越来越难以控制。
十二月底的一天,文荣发烧了。母亲去上班前给她熬了姜汤,叮嘱她好好休息。文荣躺在炕上,额头滚烫,却满脑子都是维明的身影。他们已经三天没见了,他会不会担心会不会以为她在躲着他
傍晚时分,文荣听见院门被轻轻敲响。她勉强爬起来,透过窗户看见维明站在院门外,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文荣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她匆忙披上棉袄,蹑手蹑脚地走到院门边,生怕惊动邻居。
你怎么来了她隔着门缝小声问。
维明听见她的声音,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王阿姨说你病了...他递过来一个布包,这是退烧药,还有...我自己熬的梨汤。
文荣接过布包,触手温热。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低声道谢。
你...好好休息。维明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我明天再来看你。
文荣刚想拒绝,却听见邻居家的门响,吓得赶紧缩回头。等她再透过门缝往外看时,维明已经离开了,只有雪地上的一串脚印证明他来过。
布包里的梨汤还热着,装在一个洗得发白的军用水壶里。文荣小心地倒出一碗,甜中带苦的味道让她眼眶发热。自从父亲去世后,除了母亲,再没有人这样关心过她。
第二天,文荣的烧退了。她早早起床,把水壶洗干净,又包了几个母亲昨晚蒸的豆包,准备找机会还给维明。
中午时分,她借口去图书馆,来到了他们常遇见的那条街。远远地,她就看见维明站在雪地里,不停地跺脚取暖。看见她走来,维明立刻迎了上来。
你好些了吗他关切地问,目光在她脸上逡巡。
文荣点点头,把包好的豆包和水壶递给他,谢谢你昨天的药和梨汤。
维明接过东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你做的他指着豆包问。
我母亲做的。文荣老实回答,然后鼓起勇气问出了盘旋在心头已久的问题,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维明愣住了,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他低下头,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