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无法言语,却看懂了丈夫眼底的绝望。二叔强挤出一丝笑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说。说没事儿,睡吧。可转身走进厨房后,压抑许久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落在锅里正煮着的稀饭里。

    为了给儿子治病,二叔开始了两头奔命的日子。凌晨。5点,他先给妻子喂完药,擦好身子,再匆忙赶到医院陪护儿子做透析。透析室的灯光惨白,儿子虚弱的躺在病床上。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在病床和缴费处之间来回奔波,几次哽咽的说,爸,别治了。二叔总是红着眼眶打断他,说什么胡话,有爸在。村里人开始传出闲言碎语,有人说二叔命硬克卿,也有人劝他放弃拖累。二叔从不理会,只是默默在工地搬砖捡废品,甚至学会了开三轮车拉东西卖货。寒冬腊月里,他顶着风雪在街头卖货,手脚长满冻疮。三伏天里,汗水浸透的衣服干了又湿。接出白花花的盐渍。

    深夜回家,二叔还要给妻子翻身按摩,再把儿子换下的脏衣服洗净,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进来。照见了他蜷缩在沙发上休息的身影,那单薄的脊背像一座即将崩塌的山,却倔强的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每当熬不下去的时候,他就摸着胸口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儿第一任妻子温柔的笑容,总能让咬咬牙,继续扛起命运的重担。

    窗外暴雨倾盆,二叔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人这一辈子,欠下的总要还。

    村民们看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心里说不出是同情还是感慨。

    第五章

    姑姑的生活

    年轻时的姑姑是村里有名的泼辣姑娘。西家长,东家短,没有一个村里不知道的事情,眼看着同村的姑娘一个个的出嫁,他却把相亲对象都一个个挡在门外,我走了,这个家就散了。他咬着牙,叉着腰,扛起了全家的生计。实际上,姑姑是在每天想方设法的。找爸爸要钱。

    后来,直到二叔结婚了稳定了,爸爸也成家了,以后姑姑再也不能从爸爸这里拿到钱。就在姑姑45岁那年,遇上了隔壁的王叔。王叔是隔壁村儿厂里的工人。妻子早逝,带着一个5岁的女儿,姑姑嫁过去时,有人背后议论他倒贴当后妈,她只是把继女搂在怀里。说,以后妈给你扎最漂亮的辫子,那时候。姑姑会在深夜里给女儿补衣服,做最漂亮的鞋子。

    命运的转折就是这么的奇妙,王叔所在的厂子倒闭,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姑姑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在菜市场摆起了早点摊。独自拉扯继女长大,凌晨3点,她就开始揉面,生火,蒸笼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有次暴雨掀翻了摊位,她蹲在泥水里捡包子抹了把脸,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姑姑经历了下岗,创业失败,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夜深人静时,那些年轻时的尖酸刻薄,总会像潮水般涌上来,咬噬着她的心,好在姑姑顽强,继女也争气,考上了一所省外的大学。

    如今的女儿早已成家立业。非要接姑姑去城里享福。她却执意不肯离开。非要陪伴王叔留在老房子。她轻轻摩挲着丈夫的手。轮椅边的收音机里播着老戏曲。每当寒假、暑假,女儿都会带着外孙回来,小院里就热闹了起来。姑姑佝偻着背。推着王叔在院子里晒太阳。不久后,王叔也因病离世,女儿也再也没有回来。姑姑独自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靠摆摊卖早点艰难度日。爸爸偶然路过姑姑的摊位,看见昔日要强的妹妹鬓角已染霜雪。指甲缝里还嵌着洗不净的面屑。那天夜里,爸爸翻出压箱底的裙子。在台灯下坐了整整一夜。

    起初,姑姑拒绝接受帮助,把爸爸送来的东西原封不动堆在门口。直到某个暴雨天。姑姑的摊位被掀翻,浑身湿透的蜷缩在屋檐下时,抬头看见爸爸举着伞站在雨里。怀里紧紧护着她没来得及收的包子!别犟了,爸爸的声音像被雨水泡软的旧棉絮,姑姑突然崩溃大哭,这么多年的委屈和倔强都化作泪水融进了雨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全家的算盘简介 >全家的算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