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懂,只是……常识。安夏犹豫了一下,但我在大学学过商业管理,还选修过农业经济。
李大山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你能看看我们村的土地吗为什么种什么都长不好
安夏跟着村长巡视了村里的田地。土壤贫瘠,作物稀疏。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和土豆,收成勉强够糊口。但当她走到村后的山坡时,脚下的泥土让她蹲下身来,捏起一撮放在鼻尖轻嗅。
这土壤……她惊讶地抬头,你们为什么不种药材这里的土质和湿度非常适合种植某些高价值的中药材!
药材李大山摇摇头,我们祖祖辈辈都种粮食……
但粮食卖不出价钱。安夏指向远处的山坡,那里背阴湿润,适合种天麻;这片向阳坡地,可以试种黄芪。如果管理得当,一亩地的收入可能是粮食的十倍!
村民们将信将疑,但贫困让他们愿意尝试任何可能改变命运的方法。安夏凭借记忆,画出了几种药材的图样,描述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市场价值。
我们需要启动资金买种子和工具。安夏说,但我现在……
李大山和几个村民商量了一会儿,回来时手里拿着一个旧铁盒:这是村里积攒的应急钱,一共三千七百块。够吗
安夏看着那些皱巴巴的纸币和硬币,喉咙发紧。这可能是全村人多年的积蓄,而现在他们愿意信任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
我会想办法。她郑重地接过铁盒,但我需要有人去县城买种子。
三天后,村里的年轻人李强带着几包种子回来了,脸上却带着不安:安夏姐,县城药材铺的人说这些种子不好种,需要特殊技术……
安夏检查了种子质量,松了口气:没关系,我知道怎么处理。她转向围观的村民,但我们需要先整地,建简单的灌溉系统,还要搭遮阳棚。
接下来的日子,安夏和村民们一起劳作。她白皙的双手很快磨出了水泡,昂贵的裙子被泥土和汗水浸透。晚上,她在油灯下翻阅从村里学校借来的农业书籍,结合记忆中的知识,制定种植计划。
你为什么要帮我们一天傍晚,李强忍不住问道,你明明是个大小姐。
安夏望着远方的山峦:因为我突然明白,钱和地位都是虚的。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有用。
第一批种子下地后,安夏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田边。她教村民如何控制湿度,如何防治病虫害,甚至用厨余垃圾制作简易肥料。然而,就在幼苗刚冒出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几乎毁了一切。
安夏和村民们冒雨抢救,用塑料布遮盖幼苗,挖沟排水。当雨停时,一半的幼苗已经奄奄一息。
都说了外行人干不了这个……三千多块钱啊,打水漂了……村民们沮丧地蹲在地头,有人开始低声抱怨。
安夏咬紧嘴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蹲下身,仔细检查受损的幼苗,突然眼睛一亮:看!根系还是好的!我们能救活大部分!
她指挥村民重新整理田地,调整种植密度,甚至改变了一些传统做法。最年长的村民王老汉直摇头:祖宗的法子不是这样的……
但祖宗没想过把这些药材卖到城里的大药房去。安夏坚定地说,相信我,再给我一个月。
一个月后,田里的药材苗不仅恢复了生机,而且长势比预期的更好。安夏每天记录生长情况,调整管理方法。她发现村里的山泉水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对某些药材的生长极为有利。
这不是普通的山泉水,她兴奋地对李大山说,这可能是稀有的矿泉水!我们可以申请检测,如果成分特殊,光是卖水都能赚钱!
李大山却忧心忡忡:前些年有城里人来考察过,说要开发这里做旅游区,后来不了了之。我担心……
他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