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o

    人生不止情爱场

    第一章:周末的温差

    初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几何形状。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和葛瑞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他坐在靠窗的单人沙发里,手边一杯早已凉透的龙井,鼻梁上架着金丝边眼镜,正沉浸在一本关于晚清文人研究的专著里。客厅的另一端,靠近阳台的工作角落,则是属于妻子刘兰琴的战场。

    王总,那个尾款……刘兰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语速依然保持着职业化的干练,我知道您那边也有难处,但是我们小公司,资金链真的不能断……好好好,我下周一再去您公司拜访一次,我们当面聊

    她挂了电话,长舒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视线扫过客厅中央。五岁的儿子葛小宝正趴在地毯上,聚精会神地搭建着一座摇摇欲坠的乐高城堡。阳光照在他柔软的头发上,泛着一层金色的光晕。

    宝儿,自己玩呢爸爸呢刘兰琴走过去,蹲下身,帮儿子扶稳了一块积木。

    爸爸在看书。葛小宝头也不抬,小手灵活地拼接。

    刘兰琴抬头望向沙发里的丈夫。葛瑞似乎完全没听到她的电话,依旧专注于书本的世界。结婚五年,不,应该说是从她两年前决定辞职创业开始,这样的场景就成了常态。他在他的象牙塔里做学问,温和、儒雅,是学生们眼中可亲的葛老师;而她在商海里摸爬滚打,每天面对的是合同、款项、人情世故,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压力。

    曾经,她欣赏他的这份纯粹和不染尘埃。那时她还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广告公司做策划,两人下班后会一起做饭,周末会去看电影、逛书店,或者开车去郊外散心。他会跟她分享文学世界里的悲欢离合,她会跟他吐槽工作中的奇葩客户。他们以为,精神上的共鸣足以抵御世间一切风雨。

    可现实远比想象的骨感。创业的艰辛远超预期,她需要投入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应酬、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家里的温馨时光被压缩得所剩无几。葛瑞是支持她的,会在她晚归时留一盏灯,会在她沮丧时笨拙地安慰几句。但他无法真正理解她面对的那些具体困难——那些需要喝酒才能签下的合同,那些必须赔笑脸才能拉来的关系,那些深夜里辗转反侧的焦虑。他的关心,更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的雾气,温暖,却不真切。

    晚上有个饭局,和一个潜在的大客户,可能要晚点回来。刘兰琴站起身,走到葛瑞身边,声音放低了些。

    葛瑞终于从书里抬起头,看了看她,眼神里有些习惯性的担忧,但还是点了点头:嗯,知道了。少喝点酒。

    知道。刘兰琴应着,心里却掠过一丝烦躁。又是这句话。他似乎永远只有这一句。她渴望的,或许不是少喝点酒的叮嘱,而是一句要不要我陪你去或者那个客户难缠吗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她知道,他一个大学老师,在她的生意场上确实帮不上什么忙。可那份我想参与、我懂你的不易的姿态,对她而言,或许比什么都重要。

    她转身回自己的角落,拿起手机,屏幕亮起,微信界面停留在和一个备注为赵峰的人的对话框上。最新一条是赵峰半小时前发来的:晚上餐厅订好了,老地方。提前过去等你。

    刘兰琴的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回了一个好字,附带一个微笑的表情。

    赵峰是上个月一次行业峰会上认识的。一个成功的投资人,成熟稳重,谈吐风趣,更重要的是,他似乎一眼就看穿了她强悍外表下的疲惫和渴望。他不仅在业务上给了她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甚至主动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客户给她——就是今晚要见的这位。几次接触下来,他们聊工作,也聊生活,聊各自的困境和期望。赵峰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她的情绪,给予恰到好处的回应。那种被理解、被欣赏的感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生不止情爱场简介 >人生不止情爱场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