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们紧紧相拥在月光下。
别担心,只是去守两年边疆。等过两年我立下战功,我就能回来了。他伸手温柔地为我拭去脸上的泪痕。
好,我等你回来娶我。
我与他相顾无言,什么都没说,却又像什么都说了。
我看懂了他眼中的退缩之意,想让我再择良婿。
他也看懂了我的坚定,我对他的情意再次被坚定一分。
孟燃年幼时双亲双亡,由于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祈朝的大将军,他就被送进宫中做了皇子伴读。
但从小的锦衣玉食却弥补不了心中感情的缺失,致使他对感情渴望却又不敢去轻易接受,需要别人对这份感情一次又一次地确定。
我知道他的性格,也愿意去一次又一次地向他证明我对他的感情。
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皇上念他刚经历了双亲离世之痛,便让他入宫做了伴读,父亲觉得他孤苦无依,就将他带回了我们家。
那时我七岁,他十岁。
第四章
离开
孟燃离京的那天,风卷着地上的枯叶在空中翻腾。像是要将我们那些美好的回忆也要带走一般。
我匆忙赶往城门,希望能见他最后一面。
他一如往常出发征战时的那般模样立于城门之下,静静地透过马车窗对我微笑。
我下了马车,向他跑去。
他大步向前两步,张开双臂接住了我。
孟燃……我哽咽着,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他伸出手,轻轻拭去我的眼泪,声音温柔得不像他:阿衿,不要哭。我不在你身边要照顾好自己。
嗯。我带着鼻音回复他。
阿衿,我要走了。我会想阿衿的。他似是下定决心一般决绝地转身上马。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他走出几步,倏然回头阿衿,我爱你。
还未来得及应答,他的身影已经离我很远了。
第五章:朝堂
孟燃离去后,京城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太子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开始拉拢朝中权臣,试图掌控更多的权力。
而庆王则始终保持沉默,暗中观察局势变化。
父亲作为丞相,自然也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他深知太子的险恶用心,却又不敢公然反对,只能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一向野心勃勃的夷族派遣了使者来到祈朝,说是为增进两国的关系,提出了和亲的要求。
他们表示为两国的关系能继续和平发展下去,还是需要增加一些关系的。
祈朝需派出一位公主前往夷族和亲。
data-faype=pay_tag>
然而,皇上子嗣单薄,仅有的一位公主年仅五岁,根本无法承担此项重任。
皇上就将目光放在了我们这些大臣之女的身上,打算将大臣之女封为公主,送去和亲。
那两日,父亲说朝上的大臣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皇上注意到自己,将自己的闺女送去和亲。
不知是不是我和孟燃的相处被太子察觉了,太子竟举荐了我——丞相之女,贤良淑慧,足以担此重任。
当圣旨送到我家时,我整个人都是懵的。
第一个想法就是完了,我等不到孟燃了。
我知道,无论太子是否察觉了我和孟燃的感情,这都是太子精心设计的一步棋。
倘若他知道我们的事,便是通过和亲彻底摧毁掉孟燃回来的念想。
还可以惩治一下不识时务的万官之首––我的父亲丞相大人。
父亲愁容满面,几日的功夫竟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