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伤后直接死亡,那么血迹应该集中在这一区域,而不会出现其他地方的零星血迹。而且,在螺旋阶梯上的血迹形态表明,死者在攀爬过程中可能还活着,这意味着他有可能是在受伤后被凶手强迫移动到其他地方。
在勘查过程中,警方还注意到窗框处有一根断裂的紫藤花枝。花枝断裂的痕迹很新,显然是在案发当晚被折断的。这根花枝的位置很特殊,正好位于死者可能被移动的路线上。警方推测,凶手在移动死者的过程中,可能不小心碰到了这根花枝,导致其断裂。
这根断裂的紫藤花枝,不仅为死者二次移动的可能性提供了间接证据,也为警方寻找凶手的作案路线提供了重要线索。
警方在塔楼周边找到了一个隐蔽的监控摄像头,可惜录像在关键时段有损坏。经过技术人员日夜不休的努力,终于成功修复了录像。他们开始逐帧查看,希望能从中找到关键线索。
当播放到第47秒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镜像倒影。画面里是塔楼大厅的一角,旁边有一面巨大的玻璃橱窗,橱窗反射出了大厅另一侧的景象。警方仔细观察这倒影,发现其中隐藏着凶手的行动轨迹。
在倒影中,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快速穿过大厅。通过对画面的放大和分析,警方发现这个身影的穿着和体态与嫌疑人之一的古董钟表匠极为相似。钟表匠似乎刻意压低了帽子,避免被摄像头正面拍到,但他右手那块明显的陈旧烫伤疤痕,还是成为了辨认他身份的关键特征。
原来,凶手正是利用了玻璃反光来伪造不在场证明。案发当晚,钟表匠事先计算好了监控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和时间间隔。他在塔楼外通过某种方式制造出自己在远处的假象,让其他人误以为他当时并不在案发现场。而实际上,他趁着监控摄像头拍摄不到的盲区,迅速从塔楼外进入大厅。
他利用自己对塔楼构造的熟悉,巧妙地避开了其他监控设备。在进入大厅后,他故意在玻璃橱窗附近徘徊,让自己的倒影出现在监控画面中,造成自己是在正常时间进入塔楼的假象。而此时,真正的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他通过这种手段成功地将自己的作案时间往后推迟,为自己制造了不在场证明。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钟表匠在案发前几天就对塔楼的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他甚至找到了监控设备的一些漏洞,利用这些漏洞来实施自己的计划。他精心策划了每一个细节,试图让自己的犯罪行为天衣无缝。
5
齿轮秘密
然而,再完美的计划也有破绽。这第47秒画面中的镜像倒影,成为了揭开他伪造不在场证明的关键证据。警方根据这一线索,对钟表匠展开了更加深入的调查,相信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将注意力聚焦在了塔楼那座百年古董塔钟上。这座塔钟一直以来都是小镇的时间象征,精准无误地运行了上百年。然而,经过专业钟表匠的仔细检查,竟发现它被人做了手脚。
原来,塔钟内部的齿轮被微调过,产生了一种十五年周期性的误差。这种误差极其细微,若非专业人士,很难察觉。在正常情况下,塔钟的齿轮咬合精准,时间分毫不差。但凶手巧妙地调整了几个关键齿轮的位置,使得塔钟的走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了偏差。
警方意识到,这个误差很可能与案件的真实案发时间有关。他们找来月相变化表,试图从中找到线索。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塔钟的误差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通过将两者进行比对,警方逐渐推算出了一条真实的案发时间链。
在案发当晚,塔钟显示的时间与实际时间存在着偏差。凶手正是利用了这个误差,来混淆视听,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他精心计算好了时间,在塔钟显示的错误时间内,让自己出现在众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