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可当苏瑶询问那蒙面人的长相特征时,众人却都说不清楚,只记得身形高大,声音沙哑。
苏瑶意识到,这个神秘人十分谨慎,不会轻易露出马脚。但她并未气馁,她决定在茶楼附近蹲守,期望能发现一些新的线索。连续几日的蹲守,终于有了收获。
一日傍晚,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闪进了茶楼,苏瑶定睛一看,此人虽刻意乔装,但身形和举止却与之前众人描述的神秘蒙面人极为相似。她示意侍卫悄悄跟上,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跟在那人身后,只见他穿过几条狭窄的小巷,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宅院前。
那宅院看上去颇为陈旧,大门紧闭,四周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苏瑶等人不敢贸然闯入,便在附近隐蔽起来观察。过了一会儿,宅院的门缓缓打开,又有几个人影进入其中,苏瑶听到他们交谈的只言片语,似乎在商议着下一步如何对付她以及楚怀玉。
苏瑶深知,机不可失。她让侍卫悄悄翻墙进入宅院,解决掉门口的守卫后,众人迅速冲入。宅院内的人毫无防备,被苏瑶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搏斗,苏瑶成功抓住了那个带头的神秘人,扯下他的面罩,竟然是萧逸的一位亲信幕僚。
在苏瑶的逼问下,幕僚终于道出了真相。原来,萧逸虽已入狱,但他的党羽仍不甘心失败,企图通过制造谣言破坏苏瑶与楚怀玉的婚事,进而搅乱京都局势,好趁机营救萧逸。苏瑶得知真相后,立即命人将幕僚押送到官府,同时进宫向皇上禀明一切。
皇上听闻此事,龙颜大怒,下令彻查萧逸党羽,务必将其一网打尽。经过一番严密的追查,萧逸在朝中的残余势力被连根拔起,那些参与造谣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贵妃娘娘在楚怀玉的精心照料下,病情逐渐好转。一切风波平息后,苏瑶与楚怀玉的婚礼终于如期举行。婚礼当日,京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苏瑶身着华丽的凤冠霞帔,与骑着高头大马的楚怀玉并肩走过京都的大街小巷,接受着百姓们的祝福。
婚后,苏瑶与楚怀玉夫妻情深,携手为大楚的繁荣昌盛出谋划策。苏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见识,在后宫中也备受敬重。她时常鼓励楚怀玉关注民生,推行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楚怀玉在苏瑶的支持下,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益提升。
然而,大楚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南方突发洪水,多地受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苏瑶和楚怀玉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主动向皇上请缨,前往南方赈灾。
到达灾区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痛心不已。洪水退去后的土地一片狼藉,村庄被冲毁,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苏瑶和楚怀玉立刻投入到赈灾工作中,他们组织当地官员搭建临时避难所,分发救灾物资,安排郎中为受伤的百姓医治。
苏瑶深知,要想真正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生活,光靠物资救济远远不够。她深入受灾地区,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发现洪水冲垮了许多农田的灌溉设施。于是,她与楚怀玉商议后,决定组织百姓修缮水利,同时从其他地区引进一些适合灾后种植的农作物种子,指导百姓进行耕种。
在他们的努力下,灾区的情况逐渐好转,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轨。苏瑶和楚怀玉在南方赈灾的这段时间,与百姓们同甘共苦,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返回京都时,又一场危机悄然降临。
北方的游牧民族趁大楚南方受灾,朝廷注意力分散之际,突然进犯边境。边境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都,皇上紧急召回苏瑶和楚怀玉,商讨应对之策。
苏瑶和楚怀玉日夜兼程赶回京都,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对于如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犯各执一词,有人主张求和,以割地赔款换取短暂的和平;有人则坚决主战,认为大楚不可示弱。苏瑶深知求和绝非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