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树荫下乘凉,笑声随风传来。其中没有慕容斐的身影——自从被父亲警告后,他连国子监都来得少了。
柳依依摸了摸案几上的书稿,胸口泛起一阵酸涩。她早该知道,像慕容斐这样的贵公子,与她终究是云泥之别。那些共同研究的日子,那些默契的眼神交流,那些若有若无的情愫...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
太子驾临当日,国子监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柳依依穿了一身素雅的藕荷色长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簪,刻意不引人注目。
正堂里,太子端坐首位,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清秀却略显苍白,眼神中带着几分倦怠。李大人和几位博士陪坐两侧,慕容宰相也在场,神情肃穆。卢清雅坐在女眷席位的最前排,一身鲜艳的桃红色衣裙,珠翠满头,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柳依依坐在角落,目光不自觉地搜寻着慕容斐的身影。终于,她在太子随从的队伍中看到了他——一袭墨蓝色锦袍,玉冠束发,英挺如松。他似乎也看到了她,眼神交汇的瞬间,柳依依迅速低下头,心跳如鼓。
诗会开始,几位博士和贵族子弟依次献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作。太子听得兴致缺缺,直到卢清雅出场。
妾身不才,愿以一首《春日宴》献丑。卢清雅声音娇媚,特意向太子的方向行了一礼。
她确实有些诗才,一首描写春日宴饮的七言律诗做得中规中矩,用词典雅。太子微微颔首,表示赞许。卢清雅得意地环视四周,目光在扫过柳依依时闪过一丝轻蔑。
柳先生。李大人突然点名,听闻你擅长即兴赋诗,不如也献上一首
柳依依暗叹一声,知道躲不过。她起身行礼,正要开口,卢清雅却突然插话:
柳先生才学过人,想必不会让我们失望。不如...以月下独酌为题,即兴一首如何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月下独酌是个常见诗题,但要即兴作出一首不落俗套的诗并不容易。柳依依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包括慕容斐担忧的眼神。
她深吸一口气,略作思索,缓缓吟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毕,满堂寂然。这首诗构思奇绝,意境超脱,将孤独饮酒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片刻后,太子率先鼓掌:好诗!意境深远,不落俗套。柳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众人纷纷附和,唯有卢清雅脸色铁青。柳依依松了口气,正要退回座位,却听卢清雅尖声道:
这首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堂内再次安静下来。柳依依愕然转头,只见卢清雅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啊,我想起来了!这是前朝李太白的诗,我曾在家父的藏书里见过!
什么抄袭堂内顿时议论纷纷。
柳依依如遭雷击:不可能!这确实是我即兴所作...
是吗卢清雅冷笑,那请柳先生解释,为何你的诗与李太白的《月下独酌》一字不差
柳依依脑中一片空白。她确实读过不少李白的诗,但绝对没有抄袭的意思。这首诗...这首诗明明是从她脑海中自然流出的啊!
我...她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辩解。在场众人看她的眼神已经从欣赏变成了鄙夷。
学术不端,乃国子监大忌。李大人沉下脸,柳先生,你有何解释
柳依依环顾四周,看到的全是怀疑的目光。只有慕容斐,他站在太子身后,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双手握拳,似乎随时要冲出来为她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