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饭票往国营饭店走。柜台后系着白围裙的大姐嗓门洪亮:二两馒头,一碗白菜豆腐汤!
我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把饭票和零钱推过去,捧着粗瓷碗坐在长条凳上。邻桌几个工人聊得热火朝天,话题从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到街道上新开的供销社,字字句句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质朴。
为了尽快融入,我开始疯狂补课。每天下班后,我都泡在厂区图书馆里,啃着《邓xx文选》和《计算机应用初步》。当我在职工夜校提出
未来计算机可能像电视机一样普及
时,年轻学员们哄堂大笑,只有戴眼镜的教导员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改变从细节开始。我把萧明破旧的工装衫洗得笔挺,跟着广播学标准普通话,甚至在闲暇时帮邻居修理收音机。渐渐的,大家看我的眼神从好奇变成信任,王婶开始给我介绍厂里的姑娘,说:小萧现在可出息了,连组长的李工程师都夸我脑子灵光!
三个月后的雨夜,我坐在屋檐下,听着雨滴敲打铁皮棚的声响。手中萧明的日记本已经写满新的内容,不再是过去的迷茫,而是密密麻麻的商业计划。
远处的霓虹广告牌换成了手绘海报,飞跃牌
球鞋的宣传画在路灯下微微发亮。我摸着口袋里刚攒够的五块钱,想起腾飞科技即将在城郊仓库成立的消息
——
这个曾经陌生的时代,终于开始有了我留下的印记。
第三章
遇见年轻的爸妈
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木格窗,在地面洒下细碎的光斑,老式挂钟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今日,穿越后的我决定出门走走,试着去触摸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时代。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煤球燃烧和青草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厂区家属院的景象在眼前徐徐展开。
晾衣绳上随风飘动的蓝白条纹衫、追逐嬉戏的孩童、坐在小板凳上择菜的妇女,每一幕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我沿着青石板路漫无目的地走着,街道两旁低矮的砖瓦房整齐排列,墙面上刷着
团结奋进,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的红色标语。街边的国营副食店门口,人们排着长队,售货员戴着红袖章,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data-faype=pay_tag>
不知不觉间,我走到了护城河旁。记忆中,这里是我儿时最爱的游乐场,如今却已面目全非。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的老槐树郁郁葱葱,树下坐着几对年轻男女,正低声交谈。
此时,我的目光被其中一对身影牢牢吸引——扎着麻花辫的少女穿着蓝白条纹衫,手里攥着两根冰棍,正踮脚给身旁穿工装的青年擦拭嘴角。那个眉眼间带着英气的青年,分明是年轻时的父亲;而少女笑起来梨涡浅浅的模样,与我记忆中母亲的温柔如出一辙。
难道他们就是年轻的父母
我的心跳陡然加快,喉咙发紧,双腿像是被钉住了一般无法移动。这是我从未见过的画面,原来在我未曾参与的岁月里,父母也曾有过如此甜蜜的时光。深吸一口气,我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装作不经意地走上前去。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我挤出一个微笑,声音却有些发颤,请问新百货大楼怎么走
父亲抬头,目光清澈而热情,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你是新来的我叫周建国,在机械厂开吊车。
他指了指身旁的少女,这是我对象林小芳,纺织厂的女工。
是的。
我紧张地的说道。
母亲看了看我,又笑了笑,将手中刚买的一根冰棍递给我:天热,吃根冰棍解解暑吧
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