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江南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早。三月的细雨如烟似雾,将整个姑苏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青石板路上,油纸伞如花朵般次第绽放,行人匆匆,却都不忘在路过城东沈家绣坊时,驻足望上一眼。

    沈家绣坊二楼,沈青禾正俯身在绣绷前,纤细的手指捏着一根细如发丝的银针,在素白的绸缎上穿梭。她的眉头微蹙,全神贯注地盯着那逐渐成形的牡丹花瓣,连窗外飘进的雨丝打湿了她的鬓角都浑然不觉。

    青禾,歇会儿吧,你都绣了一上午了。沈母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走进来,心疼地看着女儿。

    沈青禾这才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她不过十八九岁年纪,眉目如画,唯独那双眼睛格外明亮,像是盛满了星光。娘,我再绣一会儿,这幅《百花争艳》明日就要送到知府大人府上了。

    沈母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自从你爹走后,就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刺绣上。娘知道你心里苦,可也不能这样糟蹋自己的身子啊。

    沈青禾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三年前,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她们母女二人和这家小小的绣坊。为了不让父亲的心血付诸东流,她日夜钻研刺绣技艺,终于在去年一举夺得江南刺绣大赛的头名,让沈家绣坊重新声名鹊起。

    娘,我没事。她勉强笑了笑,等这幅绣品完成,咱们就能还清最后一点债务了。

    沈母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将莲子羹放在一旁的小几上,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发,转身下楼去了。

    沈青禾深吸一口气,重新投入到刺绣中。针线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朵朵鲜花在绸缎上绽放,栩栩如生。这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慰藉。只有在刺绣时,她才能暂时忘却失去父亲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担。

    次日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沈家绣坊门前。沈青禾换上一身淡青色的衣裙,抱着精心包裹的绣品,准备前往知府府邸。

    青禾,路上小心。沈母为她整理着衣领,眼中满是担忧,听说今日知府请了不少文人雅士,你可要谨言慎行。

    娘放心,我只是去送绣品,送了就回来。沈青禾安抚地拍了拍母亲的手,转身踏上了青石板路。

    知府府邸位于城中最繁华的地段,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门前停满了华丽的轿子。沈青禾抱着绣品,在管事的引领下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后院的花厅。

    花厅内已经聚集了不少客人,大多是衣着华贵的公子小姐和文人墨客。沈青禾低着头,将绣品交给负责接收的侍女,正准备离开,却听见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这牡丹花瓣的过渡处略显生硬,若是能再柔和些,就更显生动了。

    沈青禾猛地转身,看见一个身着靛蓝色长袍的年轻男子正俯身查看她刚送来的绣品。男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几分不羁,修长的手指正指着她最得意的那朵牡丹。

    一股无名火顿时窜上心头。沈青禾几步上前,声音因压抑的怒气而微微发颤:这位公子,未经允许品评他人作品,恐怕有失礼数吧

    男子抬起头,一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直视着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在下崔明远,不过实话实说罢了。姑娘若是不愿听真话,大可将作品藏于闺中,何必拿出来示人

    周围已有不少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窃窃私语起来。沈青禾感到脸颊发烫,却不愿在众人面前失了分寸。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崔公子既出此言,想必对刺绣颇有研究

    崔明远耸了耸肩:研究谈不上,只是略通画理。刺绣与绘画本有相通之处,都讲究气韵生动。姑娘的技法固然精湛,但太过工整,反倒失了灵气。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沈青禾头上。她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刺绣,向来以针法细腻、构图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绣娘与画师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简介 >绣娘与画师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