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含着创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灵动的意境,更是让他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春光明媚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微风的轻抚,听到了鸟儿的欢歌,闻到了花草的芬芳。他不禁为之动容,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画案走近。
站在画案旁,叶书珩微微俯身,眼睛紧紧盯着画卷,轻声赞叹道:此画神韵独到,笔力不凡,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画家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心境。只有出自清婉姑娘之手,才能有如此超凡之作。
苏清婉听到声音,从创作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她抬起头,目光与叶书珩交汇。一时间,仿佛周围的喧嚣都消失殆尽,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公子。她微微欠身行礼,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叶公子谬赞,此乃小女子拙作,尚未完成,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让公子见笑了。
叶书珩这才将目光从画卷上移开,看向苏清婉。只见她面容秀丽,肌肤胜雪,一双美目犹如秋水般清澈明亮。她的气质高雅脱俗,宛如一朵盛开在尘世中的白莲,不沾染一丝俗气。叶书珩心中不禁怦然一动,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心底悄然滋生。
出于对书画的热爱,叶书珩忍不住与苏清婉围绕着这幅春日山水图展开了交谈。他谈吐不凡,引经据典,从古代名家的绘画风格,谈到当今画坛的流行趋势,每一句话都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
苏清婉静静地聆听着,不时轻轻点头表示认同。待叶书珩说完,她微微一笑,开始阐述自己对于这幅画的创作思路和想法。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见解独到而新颖。她认为绘画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画家情感的寄托和灵魂的表达。在这幅春日山水图中,她希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传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喜悦之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她的言语间尽显才情,每一个观点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叶书珩越听越着迷,心中对苏清婉的欣赏之情愈发浓烈。他发现,眼前这位女子不仅有着出众的容貌和高超的绘画技艺,更有着一颗细腻而深邃的灵魂,能够与他在艺术的世界里产生强烈的共鸣。
自此之后,叶书珩便常常光顾逸云画坊。每次前来,他都会与苏清婉探讨书画艺术,从构图技巧到色彩搭配,从意境营造到情感表达,两人无话不谈。他们时而为了一个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彼此的默契而相视而笑。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中,他们之间的情谊逐渐加深,一种微妙的情感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data-faype=pay_tag>
暗生情愫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转,苏清婉与叶书珩往来愈发密切,彼此间的情谊在频繁的交往中逐渐升华。
每至清晨,阳光刚刚洒落在京都的大街小巷,苏清婉的心便似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她总会不自觉地望向画坊门口,期待着那个熟悉身影的出现。每当叶书珩的脚步声在画坊外响起,她的心便瞬间被喜悦填满,唇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绽放出如花般灿烂的笑容。而叶书珩看向苏清婉的眼神,早已不再是初识时的欣赏与礼貌,而是饱含着无尽的温柔与眷恋,仿佛她就是他整个世界的中心。
在一个如梦如幻的夏日傍晚,夕阳如同一轮巨大的火球,缓缓西沉。它将天边染成了一片绚烂至极的橙红色,余晖似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落在逸云画坊的每一个角落。庭院中的花草树木都被镀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晕,仿佛披上了一件华丽的金缕衣。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那是蔷薇、茉莉与栀子混合在一起的芬芳,甜腻而清新,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不已。
苏清婉与叶书珩并肩坐在庭院中的亭子里。这座亭子是画坊主人精心建造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四周环绕着精美的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