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周允蹲在坑边,看着泥水一点点往上涨,眉头锁得更紧。
不能停。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
陈默。
属下在。
去找人,城里老工匠,懂治水、挖渠、修堤坝的都找来。
周允看着坑底还在挣扎的士兵。
告诉他们,本王有难题请他们来帮着看看,有办法的重赏。
陈默愣了一下:主公,这种时候找民间的工匠......
周允扫了他一眼: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军令解决不了地下水。
是!属下这就去办!
陈默不敢多问,转身快步走了。
坑边的阿诗勒部小头目看着周允,又看看坑底,嘀咕道:王爷,找那些汉人老头子能顶啥用不如多派些人手往下硬挖!
周允没理他,视线在坑壁上来回扫视。
塌方的地方泥土松软,水就是从那里渗出来的。
他脑子里快速过着各种基坑支护方案。
打桩没那设备和时间。
连续墙更不可能。
最原始的办法......
过了一个多时辰,陈默带着几个穿着旧棉袄的老汉走到坑边。
一个头发全白,脸上沟壑纵横,拄着根油亮木杖的老汉走在最前面。
陈默侧身对周允低语:主公,人都请来了。这位是赵老头,年轻时跟他爹修过河工,城里数他懂行。
几个老汉看见周允,身子都往下一缩,就要跪倒。
赵老头手里的木杖也抖了一下。
免礼。周允抬了抬手,都过来,看看这坑。
周允的手指向坑底不断冒水的泥泞。
这坑,得往下深挖,找隋朝的老暗渠。现在土软,水不停地渗,挖不动,边上还塌方。他看向几个老汉:几位老师傅,都是老把式了,给看看,有辙没
几个老汉互相递了个眼色,凑到坑边,探头往下瞅。
赵老头没急着说话,拄着木杖,脚下慢慢挪到塌得最厉害的那边,弯腰仔细盯着渗水的坑壁。
他用木杖头戳了戳坑边的湿泥,又抬头看看坑壁。
赵老头抬起头,嗓子有点哑:王爷,这水啊,是旁边土里渗出来的。土太虚含不住水。
周允下巴微点:嗯。有法子治住它
赵老头手指捻了捻下巴上的几根白须。
笨法子,倒有一个。
拿东西,把这渗水的坑壁堵死,撑牢靠了,水就过不来了。
旁边那个阿诗勒部小头目插嘴:拿啥堵快说!
赵老头眼皮都没抬,只看着周允:要用麻袋,装满沙土,一层层码上去,码结实,就垒在渗水那面坑壁上头。
光沙袋怕是顶不住土,还得加木头家伙。弄厚木板,横竖钉牢了,做成排子,顶在沙袋后头,才吃得住力。
周允看向赵老头:细说说,怎么个章程
赵老头清了清嗓子,说话顺溜了不少:先把底下那摊烂泥清出去。然后,顺着渗水的那面墙根,拿沙袋往上垒,垒一层,就得用夯砸实一层。
沙袋墙后头,要紧贴着墙,拿粗木头往下打桩子,打深打牢。桩子跟桩子中间,再用厚板子横着钉死,钉成一面木头墙。
那木头墙跟沙袋墙中间的空隙,用干土或者碎石头填满,也得砸实了。
这么着,沙袋就挡住了水,木头墙撑住了土,这坑壁就稳了,水也就进不来了。
赵老头说完,喘了口气,看着周允。
周允脑子里迅速构建立体图像,这个方法,逻辑上可行。
好!周允拍板,就按赵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