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9章 破壳而出
    刚放下送我们。现在没红头,我们这边不好留口子。你可以先把材料寄过来,走流程。”

    “不是,我意思是先走技术论证,财政补助那一块我可以——”

    那头打断他,声音冷了不少:“同志,我们是按政策走,不是按想法走的。没项目批件,你说再多也不能立档。”

    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麦麦提盯着听筒,半晌没动,像听见了什么沉重的回音。

    他叹了一口气,把电话簿往边上一搁,拿起另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自治区工业厅设备资源协调处”——

    这是他想碰碰运气的单位,之前听说那边有几套拆下来的变压器和低压箱柜,能不能借出来就看运气了。

    对方听完他的一番说明后,沉默几秒,才缓缓说:“你是哪个科室的?我们这边没有直接口径对你们项目。”

    麦麦提耐心解释:“我们这边是风电侧的点上试验,希望能调一批封存旧设备——我们可以先行垫付运维费用,数据共享,年底我们会整理成综合示范报告。”

    那头笑了,不无嘲讽:“不是我们说你们呀,一帮搞试验出身的,风车转两圈就想包产业链?”

    麦麦提没说话。那笑声还在继续,“而且你们不是挂水利厅的嘛?要真有本事,你就把你们厅周厅那边的文件拿来,我们好给你挂指标。没有红头,你跑得再勤也是白搭。”

    “不是我不给支持,是咱都按规矩来!”

    电话随即挂断。

    麦麦提望着桌上的笔记本,忽然笑了。那笑不是轻松,是一种把铁锈味的苦水藏到嗓子眼的笑。

    他没有休息,又拨通了冷链办事处的电话。

    “您好,我是麦麦提。我们想在达坂城风电点下设一个简易冷链中转站,用旧风塔做支架……冷库设备我们有,就是想问问有没有渠道能挂进‘农产流通三类工程’。”

    对方听完,只淡淡说:“你是哪个项目组批下来的?听着像农牧系统的话儿,怎么跑到你们水利系统去了?”

    麦麦提答得很快:“我们想走一条‘用风电做冷链支撑’的新技术模型,属于能源与农业的融合尝试,不用新增投资,指标可以对接农业侧。”

    “那就对接农业口去啊。”对方声音像贴着公文读,“你找我们干嘛?我们不是审批口,你们要真想搞,就先把农牧厅、节能办、财政厅协调好再来。”

    “我劝你还是先去请示你们厅里。别到最后我们这边支持了,你们自己反过来卡了项目——这年头啊,别费力不讨好。”

    又一次被挂断。

    屋里一片静。

    他忽然想起一句话,有时候,制度本身就像个壳,把任何超出既定动作的尝试都当成“越轨”。

    要是可以,他是真想动用自己那账面上的钱,去购买设备,

    但眼下这制度就像是结了冰的河,冰下是水,表面却寸步难行。

    私下采购只会引发上头怀疑:设备来源是否合法?是否绕过审批流程?项目是否存在暗账操作?

    那不仅可能让整个试点项目被叫停,更可能牵连风能公司、牵连他自己。

    但事情不能等。

    麦麦提返回达坂城,把从乌市带回来的几张批文复印件、会议纪要和项目草稿图纸摊在桌上,说:

    “中科院愿意参与技术评估,农牧处点头了,环保局协调科那边也放话支持,能挂在生态节能项目上。就是技改办和冷链办那两口井,太深,钓不上来。他们盯的是红头,没那个,他们连茶都不喝。”

    谢世齐盯着图纸,眉头皱得死紧,一根烟烧了一半没抽一口。

    马文斌先开口:“要不咱先反过来干?冷链办不是要数据吗?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瀚海驭风简介 >瀚海驭风目录 > 第89章 破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