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5章 借壳行动
方案,尤其是低速大转矩发电机技术,但因为研发烧钱、市场推广又慢,导致财政周转困难,所以现在有意愿出售完整技术转让合同。”

    “那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马文斌若有所思,眉头拧得更紧了,“不过,我一直觉得,咱们的技术突破点应该是在传统齿轮箱上啊。”

    “是没错。”麦麦提点头,“但是传统三段式齿轮箱确实是风机故障的大头,二场和别家搞国产化的风电场,搞国产化时也是优先盯着齿轮箱、变桨系统、控制器这些环节。但说到底,只要用齿轮箱,就始终跳不出寿命短、故障率高、润滑要求苛刻这些老问题。”

    马文斌这下明白了,缓缓地说:“所以如果从设计源头绕开,直接上直驱,根本上就能免掉这些天生的短板。”

    麦麦提眼神沉了沉,语气坚定:“我敢打包票,未来十年,大型风机,大功率、直驱化,是必然趋势。”

    屋里一时间只剩下茶杯碰撞的细响。

    半晌,马文斌抬起头,半是认真半是打趣地问:“那你说说,咱们现在有几成把握?”

    麦麦提笑了笑,没急着回答,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才慢悠悠道:“说实话,要从零到一,咱们自己干,八成是悬的。”

    马文斌挑了挑眉:“那你还这么有底气?”

    麦麦提把杯子往桌上一顿,声音压得更低了:“因为我们可以——借壳。”

    “图纸、技术资料、制造工艺标准,vensys那边都能一并卖出来。

    初期我们不自己上生产线,可以找国内有精密机械加工能力的代工厂来干。

    比如沈阳那边、上海有几家重机厂,或者南方搞电机制造的单位,只要图纸到位,加上工艺调整,就能现成开干。当然了——”

    麦麦提顿了顿,眼里划过一丝冷静的算计,“图纸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要改,要适配国内的材料体系、标准件,风资源条件也要调整,尤其是变流系统和电气接口。改动完以后,再自己打上咱们的品牌,注册新型号,拿到国内的生产许可证。”

    马文斌听得直了身子,忍不住低声道:“这条路,能行得通?”

    “行。”

    麦麦提声音很轻,但字字铿锵,“如果一定要说难点,主要在两头:

    一是磁体,大功率永磁机得用高性能钕铁硼,现在国内能做的单位,屈指可数;二是功率变换器,w级直驱机组必须用大容量igbt模块控制器,这块我们还得靠进口。

    但总体上,路径是走得通的。”

    马文斌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笑了,眼底渐渐涌上了一丝久违的兴奋。

    “要是真能干成……”他咬了咬牙,“那才是真的国产化,正儿八经的,从心脏到骨架,一步到位。”

    麦麦提低声应道:“对。一步到位,不再靠着人家吃残羹冷炙。”

    说这话时,麦麦提眼底掠过一丝狡黠的光。

    按照后世经验来看,真正打开直驱永磁局面,都是十年后的事了——

    直到2008年,某家国内风电龙头才正式启动直驱永磁机组研发,并一举吃下了vensys这家德国公司,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而此时此刻,尽管vensys的财政状况堪忧,但它离破产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

    想要购买完整的直驱永磁技术,vensys倒是愿意谈——不过,价格自然不低。

    以麦麦提的资源,虽然咬咬牙也能撑下来,可问题是——技术一旦带回国,随之而来的生产、推广、销售,每一步都必然把他自己推到台前,暴露在聚光灯下。

    这是他绝不能接受的。

    所以,既然风能公司可以借壳国产化,他自然也可以借着风能公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瀚海驭风简介 >瀚海驭风目录 > 第95章 借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