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7章 乘风计划
王曦权执拗不过,于是去了龙胜。

    但他也开门见山:“风电场的事我不插手,只想专心搞设备国产化。”

    他是去了后才知道,龙胜公司“正好”拿到了“乘风计划”的一笔专项资金。

    这算是老天给的一线机会。

    他不敢耽搁,南下北上谈判、论证、敲技术方案,马不停蹄。

    只是——

    钱虽在账,人虽在场,但决定权并不在他。

    上面一轮轮开会讨论,一轮轮推诿扯皮,最终什么也没拍下来。

    王曦权摇摇头,只留下一句话:“做不成,就走吧。”

    一语成谶。

    离开龙胜后,另一家同样拿到扶持资金的国企——华源公司又向他伸来了橄榄枝。

    他也去了。

    但情况,依旧如出一辙。

    领导们对他的方案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是冷冷地“听着”。

    没有表态,就是最大的拒绝。

    王曦权苦笑了一声,转身就走:“不用了。”

    多年后,他和谢世齐偶尔小聚,聊起这段往事,只剩下一声叹息:

    “那个年代,大多数国企老板对风电设备制造缺乏兴趣,觉得投入大、回报慢,看不到短期市场前景,自然不愿意拿真金白银去冒险。

    而风电设备制造,恰恰是一个需要巨大耐心和投入的产业。”

    这,也正是他在国企系统里一再受挫的真正原因。

    当然,凡事也总有例外。

    那天,海滨重工起重设计院的院长吴俊然,邀请王曦权到海滨重工走了一趟。

    车间灯光昏黄,钢材味和切割烟尘混在一起,老旧设备嗡嗡作响,气氛却带着种莫名的热气。

    吴俊然领着他在车间里转,边走边指着一排排机床、焊机、龙门吊,神色颇为自豪:

    “我们以前也请了些所谓专家来论证,全说我们海滨干不成风电整机知道。王总,您看看——您觉得我们能不能干成?”

    王曦权没回话,只是低头看了看地上的油渍,抬头又扫了几眼那些蹲在角落忙碌的工人。

    然后,他慢慢绕着车间转了一圈,最后停下来,声音淡淡的:

    “其实能不能干,十分钟就能定下来。关键不是设备,不是人,只有一条——你能不能支配钱?要是弄不来钱,咱就别瞎耽误工夫了,我这辈子已经在倒计时了。”

    吴俊然怔了怔,随即咧嘴一笑,压低声音问:“要多少钱?”

    王曦权伸出两个指头,比了个大致的范围:“两千万到三千万。先买台机组来,拆了学,边做边改,得有人练手啊!”

    吴俊然眼睛一亮,立马脱口而出:“有钱!”

    话刚落,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声音陡然压低,靠近了半步,悄声补了句:“现在没有。上岸就有——上岸就有钱!”

    王曦权微微皱眉:“上什么岸?”

    吴俊然咧咧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透出一丝说不清的意味。

    他看了看周围,确认没人注意,这才含混道:“风电这块,国家的方向是定了的。项目嘛,项目嘛,不看谁做得多好,关键是看谁先把路修对,船摆正。最要紧的,是渡口那边你熟悉!”

    他话音压得极低,像在讲一个寻常不过的故事。

    又顿了顿,低笑了一声,声音几不可闻:“这年头,走得早,不一定走得稳;但走得巧,路再窄,也有人帮你拓开。”

    王曦权听着,没说话。

    只是在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这年头所谓的“政策支持”,很多时候,并不是扶着最能干事的人往前走……

    这天之后,王曦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瀚海驭风简介 >瀚海驭风目录 > 第97章 乘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