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逼她喝鸩酒的场景。指尖抚过系统界面,今日的复活次数还未用——不过这一次,她不需要死。
第六章
女皇登基
咸康二十五年,春分。太极殿外,百官跪在丹墀下,看着云若璃身着十二章纹衮服,一步步踏上玉阶。她腰间挂着的,是当年萧景珩送的胡麻纹香囊,此刻已换成明黄色。
陛下,该祭天了。礼官低声提醒。
云若璃站在祭天台,看着脚下的长安城,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在丞相府后厨炖汤的午后。那时她刚用食气值兑换了《商君书》,萧景珩倚在门框上笑她:好好的厨娘,偏要读这些治国策。
民以食为天,她搅着锅里的肉羹,若连百姓的饭碗都端不稳,谈何治国
这些年,她用琉璃居做幌子,收集天下舆情;以厨艺为纽带,结交各地官员;更在灾年推行以工代赈,让百姓用劳役换粮票,再用粮票换她改良的高产作物种子。萧景珩说她是用菜勺丈量江山,而她知道,真正让百官心服的,是去年在黄河决口时,她带着厨子们在堤坝上熬了三天三夜的肉粥,亲手喂给奄奄一息的百姓。
天佑我皇,万寿无疆!山呼声中,云若璃看见萧景珩站在文官队列里,朝她轻轻颔首。他如今是监国摄政王,却总在退朝后溜进御膳房,偷尝她新做的点心。
夜宴上,她端着新制的乾坤一品锅走向萧景珩,锅内有山珍海味,层层叠叠如江山版图:摄政王可还记得,当年在扬州,你问我到底想做什么
萧景珩夹起一块鲍鱼,忽然看见锅底刻着两行小字:以鼎炉烹天下,借食气改乾坤——正是当年系统的启动语。
现在知道了云若璃轻笑,眼中映着殿内灯火,比任何珠宝都璀璨,我要做的,是让这天下的女子,都能凭自己的本事,在这朝堂上,在这天地间,有一碗安稳饭吃。
殿外烟花绽放,照亮她眉间的金钿。萧景珩忽然放下筷子,单膝跪地,手中捧着的,是当年她在琉璃居用过的那方雕花银勺:臣萧景珩,愿为陛下掌勺,烹这万里山河。
云若璃伸手扶起他,指尖划过他掌心的薄茧——那是这些年替她批奏折、练兵法磨出来的。系统界面在脑海中闪过,食气值已累积到一万点,可兑换千秋万代技能,但她知道,真正的金手指,从来不是复活次数,而是这一世,她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握住命运的鼎勺。
长夜将尽,新日初升。女皇的衮服在晨光中泛起金芒,就像她当年在琉璃居里熬的第一锅汤,沸沸扬扬,却温暖人心。这天下,终将在她的烹饪下,熬出一锅真正的太平盛世。
第七章
琉璃暗网(咸康十六年冬)
朱雀街的积雪未消,琉璃居二楼的暖阁里,云若璃正对着一张牛皮地图沉吟。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酱料标注着各地商路:红色是蜀锦商队,青色是两淮盐帮,黄色则是她暗中布局的厨娘行会——这些由各地寡妇、孤女组成的女子团体,表面上贩卖绣品糕点,实则是她的情报前哨。
姑娘,扬州来的货船到了。小翠掀开棉帘,怀里抱着个食盒,船老大说,漕运衙门新换的赵主事,非要查验咱们的腐乳坛子。
云若璃用竹筷戳开豆腐乳,指尖在坛底摸到卷细绢。展开后,是用糖醋汁写的密信,遇热便显字:太子党欲在关中推行‘青苗钱’,利息三分。她忽然冷笑,将密信放在炭盆上,火焰瞬间腾起淡蓝色——这是用西域藏红花处理过的暗号。
去告诉船老大,下次装坛时放些茴香,她擦着手,既能防蛀,又能让查验的人打喷嚏分神。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潼关,那里正是萧景珩此刻巡查的地方。三日前他奉旨整顿关防,却传来驿站马匹大批病死的消息。
戌时初刻,琉璃居来了位特殊客人——太医院院正吴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