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方案,石破天惊!
案,封面是他一笔一划的工程字:
《红星机械厂1a616精密卧式镗床主轴轴承(nn3024kw33)应急修复工艺方案》
方案,递到赵国栋、刘工面前。
两人迫不及待翻开。
裂纹精密清除方案…图形刁钻!镍基合金焊丝选材依据…理由充分!分层分段脉冲氩弧堆焊工艺…复杂极致!仿生思路隐现!多步骤精密磨削与研磨…要求苛刻!
逻辑严谨!数据详实!图文并茂!周全得令人发指!
赵国栋手微颤,不是怕,是激动!猛抬头,看向同样骇然的刘工。
难以置信的光芒在眼中交汇。
图纸天花乱坠,理论无懈可击!精妙!
但…现实是现实!冰冷金属,老旧设备,鸿沟拿什么填?
尤其是第一步——精密磨削滚道浅槽!精度要求吓死人!
必须动用厂里宝贝疙瘩——精密外圆磨床!
磨工车间。
角落,保养最好的精密外圆磨床,泛着油光。
机器旁,站着个老师傅。五十上下,蓝色工装发白,袖口高挽,小臂结实。腰杆笔挺!眼神锐利!脸上刻着专注与傲气。
“高师傅。”刘工上前,语气客气。“这位是李向前,小李师傅。有事想请您搭把手。”
高建军,“高一刀”。磨工车间第一块牌子!手艺绝!快、准、狠!一刀下去,尺寸到位,误差忽略不计!脾气也倔,轻易不服人。
高一刀目光扫过刘工、钱师傅,落在李向前这生面孔上。
接过方案,拿起轴承内圈。走到光线好的地方,掏出放大镜,凑近,细看。
几分钟后。
放下轴承,翻了翻方案。眉头拧成疙瘩。
“滚道上磨槽?”嗓音沙哑,全是质疑,“深度…零点五毫米?”
猛抬头,目光如刀,直刺李向前!
“小李师傅,开玩笑?这是精密轴承滚道!不是磨棒槌!”
“稍有差池,应力一变,磨出烧伤、颤纹,整个轴承彻底报废!比裂纹麻烦!”
他指着工装草图:“还有这玩意儿?工装?靠它保证定位和深度?比登天还难!风险太大!”
钱师傅急了,被刘工眼神制止。
对付高一刀,得靠技术!
老师傅的质疑,句句在理。
李向前不争辩。
转身,走到记录板前,捡起粉笔。
“唰唰唰!”
直接开画!轴承滚道放大示意图!精准标出磨削区域——那道浅槽!
旁边,关键尺寸,公差要求,一清二楚!
“深度:05,公差:±0005!”“宽度:覆盖裂纹两侧各1,边缘圆角r02!”
字迹规范,透着专业!
画完,转身,粉笔头直指示意图。
“高师傅,风险,我都考虑过。难!就难在精度和避免二次损伤!”声音不高,稳如磐石,带着超乎年龄的自信!
“深度必须卡死!05毫米,正负5微米!浅了白费!深了报废!算出来的最佳值!”
“定位,”他指指工装草图,“这工装简陋,但提供可靠基准,限制砂轮行程!配合高精度百分表,加上您的手感经验,够了!”
“关键是磨削过程!”语速不疾不徐。
“砂轮要精!白刚玉或微粉,200往上!勤修整,保锋利!”“进刀要微!每次不超过0002毫米!甚至更小!‘蹭’着磨!”“速度要慢!冷却要足!防烧伤!防组织变!”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锁定高一刀,语气更认真:“风险,颤纹、烧伤、超差!预防颤纹,靠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