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27 章
    韩濯是头一次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但顺天府的值房,实在算不上什么窗明几净的好去处,光线昏昏,那张不知传了多少任捕快的半旧公案上,杂七杂八地堆着不少文书卷宗。

    陆云蔚没理会他,径直走到墙角的柜子前,踮起脚,从一个不起眼的陶罐里抓了一小把山楂片和陈皮,丢进了桌上的茶壶里。

    滚烫的热水冲入壶中,一股酸甜扑面而来。

    她给韩濯满上,喝点这个,消食,解腻。

    韩濯平日里喝的都是精挑细选的贡茶,哪喝过这种大杂烩,他小心翼翼地凑到杯口吹了吹,试探着呷了一小口,酸味率先撞上舌尖,让他不受控地眯了下眼,五官都快皱到了一起。

    但随即,陈皮那独特的甘香便缓缓回了上来,与山楂的酸味恰到好处交织在一起,酸中带甘,竟也别有一番野趣。

    “好茶。

    ”他由衷地赞了一句。

    陆云蔚不置可否,自己也倒了一杯,慢悠悠地喝着,用眼神示意他——客套完了,可以开始说正事了。

    那日她托韩濯去调查永王一案的旧事,顺便找找当年的图纸。

    刘府里的人都当池子里闹鬼,是刘宏冤魂不散,可陆云蔚从不信这些。

    鬼神之说,不过是活人用来遮掩罪行的借口罢了。

    一具尸体能凭空消失再出现,必是人为的机巧,莲池之下定然藏着一套极为精密的机关。

    而有能力、有财力、更有这个需求去建造如此复杂机关的人,除了这栋宅子的第一任主人,还能有谁?韩濯没走明面上的路子,而是请托了太子殿下身边的大监,那大监是个有门路的,又去求了他那位退养在宫里、曾经做过内廷总领太监的师父。

    虽然那位老前辈如今眼也花了,耳也背了,但对当年那桩震动朝野的永王谋逆案,却是亲历者,记得比谁都清楚。

    原来这事儿的根子,竟要追溯到太祖皇帝那会儿。

    当年太祖皇帝打天下,最倚重的儿子,就是五皇子永王。

    永王骁勇善战,战功赫赫,性子也跟太祖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当时的七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先帝,则完全是另一个性子。

    太祖爷既爱永王的英武,又忌惮他的功高震主。

    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将储君之位,传给了性情更为仁厚的七皇子。

    而那道立太子的旨意,便成了永王心里永远也拔不掉的刺。

    他觉着,凭战功,凭能力,这天下都该是他的。

    这股子怨气,在心里憋闷着、发酵着。

    最终,就变成了反心。

    听到这里,陆云蔚心下了然,又是皇子夺位的老戏码。

    民间尚且有兄弟阋墙,争家产,争宠爱,这皇家也不可免俗,根子上的东西,其实都一样。

    只不过寻常人家是鸡飞狗跳,皇家一怒,便是伏尸百万。

    果不其然,后来永王在自己的封地内私开矿山,偷铸兵器,甚至派人刺杀前往巡查的江北巡抚。

    见刺杀未遂,事情败露,他索性心一横,调兵直扑江北边境,想要直接自立为王。

    消息传回京城,太祖爷震怒,当即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是下给兵部的,让韩濯的祖父老肃国公点齐京营主力,前往江北平叛。

    而第二道,便是下给当时的大理寺卿裴大人的。

    裴大人持天子节,第一时间率领京营的留守兵马包围了永王府,府门落锁,任何人不得进出。

    府内上下所有人等,无论主仆,尽数收监,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大理寺卿,裴大人?”韩濯点了点头,“正是,这位裴大人就是如今的裴阁老,据说他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狗血虐文里搞刑侦简介 >我在狗血虐文里搞刑侦目录 > 第 2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