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盟了,活着吧先
何舍近求远?”为何?“因为泮宫之变。
”今皇还是萧王时,承安太子陈兵泮宫,欲逼宫即位,后被萧王平复。
说起来,陛下能顺利登基,还多亏容妃的哥哥蒋相。
是他关键时刻放人出城求援,才让萧王有了与承安太子抗衡的兵马,这是宋媮之父都拍马不及的从龙之功。
“可惜,先太子谋反前,蒋相并非坚定的萧王党羽。
“你父亲是萧王党时,蒋忠勤尚还是个墙头草。
“蒋氏三兄妹,蒋忠勤行大,容妃行二,我母亲行三。
“他几乎是同时将我母亲和容妃,分别许配给与承安太子交好的我父亲和萧王,方便他两边倒。
“后来承安太子逼宫,我父出京平乱死在泰川,他知对方大势已去,便全力辅佐萧王。
“这样的人,我可不敢与他同谋。
”关于泮宫之变,宋媮只知宋家在其中的遭际,无从得知全局。
陆琢当年也不过五六岁大,昭王夫妻只有他这一个子嗣,那时又正值承安太子夺嫡落败,恐怕无人敢沾染昭王府。
种种想法杂乱地堆集在一起,宋媮下意识便叹道:“抱歉,我并不知这段往事。
“你有什么好道歉的?”陆琢从旧事中回神,如初雪般薄冷的眉目被几分柔和冲暖。
他心里觉得奇妙,这么多年来,该向他道歉谢罪的人,心安理得地指挥着他,指望着他。
宋媮只是不知情的局外人,如今不慎提了一嘴便一副歉疚的样子,将抱歉挂在嘴边。
真是荒唐啊。
“他们战死后,王府白幡高挂,门庭冷落,连陆氏宗族都未派人去吊唁。
“直到陛下继位,追封父亲为昭亲王,谥号忠愍,由我承袭世子。
“我不是什么以德报怨之人,蒋忠勤不必赘述,陆氏族中凡是找我提携者,也只有无功而返一个下场。
”可惜纵然如此,如今京中仍多是说嘴陆琢薄情寡义之人。
此事宋媮倒略有耳闻,在她看来,陆氏与宋氏两族,均是半斤八两的拜高踩低。
世情如纸,往事尘封。
宋媮开口宽慰:“忠愍忠愍,危身奉上曰忠,在国遭忧曰愍。
令尊有此哀荣,泉下也能含笑了。
”陆琢看她一眼,带着些转瞬即逝的讥讽。
宋媮蹙眉,心中有些怪异,可惜还没等她探问。
陆琢已转眼继续说下去。
“况且,我总要为自己打算,若不在夺嫡中站队,到时昭王府兵权何去何从更不是我所能掌控的了。
”宋媮颔首,这点显而易见,陆琢坦诚,她也便爽快:“有世子在,殿下自然如虎添翼。
”陆琢没将她的场面话放在心上,反而看着她半是认真地调侃道:“不敢不敢,你才是中流砥柱。
”宋媮斟茶作酒:“那便如此说定,你我通力合作,定能共成大事。
”陆琢举起茶杯,英俊的眉眼泄出利剑出鞘的冷锋:“以茶代酒,愿天地人和。
”两人几乎是同时放下茶盏,瓷器磕碰木桌发出整齐的一道声响。
宋媮看他问道“先前,其实世子问我立新后之事,是试探还是顾虑?”陆琢一顿,斟酌道:“两者皆有。
”“为何顾虑?”“谨慎。
”后宫有力争位的娘娘就那么几位,仪妃和容妃是最炙手可热的人选。
仪妃暂且不谈,三皇子今年满十五便该离京就藩,仪妃到如今还毫无动静,大约是无意争位。
“此般,最有野心手段和背景的,便只余容妃,若真让她得了后位——”他意味深长,“你我都知道后果。
”届时,赵厥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