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中 · 山谷不语,心声渐明
着,驱散了些许夜里的凉意,却无法彻底隔绝山里的湿气。
过了一会儿,她偏头问:“今天不下山了?”“嗯,不下了。
”时屿的声音低而温和,“前面有个平台,视野好。
可以看到星星。
”说完,他推开车门,下了车,绕到后备厢,拉出帆布收纳袋。
怀念也跟着下去,鞋底踩在松动的石砾和落叶上,发出轻微声响。
两人拉开后排车门,开始配合地动手整理。
他先将座椅一格一格地放倒,再掀起底座,拼出一块勉强可以平躺的平面。
怀念接过他递来的折叠床垫,在车里展开、压平,然后熟练地抖开一条薄毯,将边角塞进缝隙。
时屿看着她的动作,忍不住问:“你很熟练。
”怀念笑了笑,动作不停:“以前在悉尼,有段时间刚装修完店,又不想租临时公寓,就干脆睡车里几晚。
也没觉得苦,反而有点自由的感觉。
”他低头帮她把多余的物品移到前排,又把鞋收好:“一个人过得也挺讲究。
”“嗯。
”她坐回车里,靠着平整的座椅舒了口气,“其实那几年,我挺喜欢的。
虽然辛苦,但每一步都在往我想要的地方靠。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车顶棚上,像是在回忆。
“我第一个开的店,是家小餐馆,就几张桌子,做点简单的盖饭和面,晚上人多时,连门口都要摆椅子。
后来朋友拉我一起做奶茶店,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接冰块、进原料,一天要站十个小时。
”她转头看他,笑意很浅,却真诚:“听上去像在拼命搞副业,但那真的是我想做的事。
没有人催我,我自己也愿意跑。
”时屿没出声,只是静静听着她说,目光里带着一点怔神。
他替她拉好毯子,两人并肩靠着坐下,膝盖下被夜风轻轻扫过,但车厢里依然有微微的暖意。
“后来我又做了个亚洲超市。
”她笑着说,“一个人搬货、贴标签,货架是我自己一点点装起来的——装反了也懒得拆,就那么用着了。
”说到这儿,她笑了下,眼神轻快而坦然。
时屿望着她,没有说话,手指却轻轻扣住了她的指节。
他像终于在她的平静中听懂了那几年背后的坚持和热爱,不是用来填补空白,而是她亲手搭起来的生活。
“我很高兴你过得是你想要的。
”他说。
“嗯,”她轻轻应着,偏头看着他,眼里没有遗憾,“那段时间,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没后悔。
”车外的风拂过山林,夜色静静包裹着他们。
两人靠坐在铺好的车床上,没有再说话,仿佛过去那些来不及问出口的话,都终于在这一刻,变得可以慢慢说。
怀念偏过头看着他,夜色将她的侧影勾勒得柔软,眼神里是一种沉静的靠近。
“今晚的星星,好像看不太清。
”她低声说。
“没关系,”时屿轻声回应,“你在就够了。
”他伸手轻轻托住她的下巴,吻落在她唇上。
吻意渐深,节奏不紧不慢,像是有意在制造那份缓缓升温的张力。
怀念的手指不自觉地攀上他的肩膀,指尖轻轻用力。
车内的空间虽窄,却像一张无形的画布,绘出他们细微的呼吸与贴近。
时屿的手从她背后缓缓滑下,带着温柔的主导感,手掌贴着她的腰侧,动作沉稳却带着不可言说的掌控。
车身轻轻晃动,似乎也被他们的节奏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