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1章 考公再临
他这番“纸上谈兵”,还是得到了系统的高度认可。

    最后,是第三部分: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模拟场景推演)。

    林墨的意识被拉入了一个虚拟的圆桌会议室。除了他之外,还有五位“虚拟考生”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这些虚拟考生,形象各异,但都散发着强烈的“精英”气场:

    一位是身穿城卫队高级军官制服、面容冷峻的【战术指挥官】。

    一位是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博学多闻的【科研学者】。

    一位是西装革履、精明干练、一看就是“商业巨子”的【公会联盟代表】。

    一位是身着朴素但眼神睿智、代表着“民意”的【资深社区工作者】。

    还有一位……竟然是穿着一身“丐帮”行头、但目光如炬、口若悬河的……【知名职业“键盘侠”舆论引导者】?!

    林墨:“……”

    这考生阵容,也太“卧龙凤雏”了吧?!

    【讨论面试题目:近期,江城市周边出现了一种名为“迷失之雾”的神秘现象。该雾气会周期性地笼罩特定区域,进入雾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和魔物)会逐渐失去方向感、记忆甚至理智,最终彻底“迷失”其中,成为雾的一部分。目前,“迷失之雾”的扩散范围正在缓慢扩大,对城市安全和居民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请你们作为“江城市‘迷失之雾’应对策略研讨小组”的成员,在60分钟内,就如何应对“迷失之雾”危机,进行讨论,并最终形成一份统一的行动方案(或阐述各自的核心观点及理由)。】

    这题目,比之前的“申论”更加考验临场应变和与人沟通(撕逼)的能力!

    讨论一开始,场面就异常“激烈”。

    【战术指挥官】主张以军事手段为主,派遣精锐部队深入雾区,寻找并摧毁雾气的源头,同时加强边境封锁,防止雾气扩散。

    【科研学者】则认为应该以科学研究为先,采集雾气样本,分析其成分和作用机制,找到克制或驱散雾气的方法,不宜贸然采取军事行动。

    【公会联盟代表】则更关心“经济利益”,他提出可以组织冒险者小队进入雾区“寻宝”(据说雾中会凝结出一些稀有的“迷失晶核”),并要求官方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和“收益分成”。

    【资深社区工作者】则更关注民生,她强调要优先疏散受影响区域的居民,做好安置和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引发社会恐慌。

    而那位【职业“键盘侠”】,则全程“高能输出”,一会儿质疑指挥官的方案“过于鲁莽,罔顾士兵生命”,一会儿批评学者的研究“效率低下,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会儿又指责公会代表“唯利是图,发国难财”,一会儿又同情社区工作者的“人微言轻,难有作为”,总之就是各种“挑刺”、“带节奏”、“制造矛盾”,试图将整个讨论引向“混乱”和“对立”。

    林墨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并没有急于发言。他发现,这些虚拟考生虽然是系统模拟的,但其言行举止、思维逻辑,都非常符合各自的“身份设定”,简直就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利益群体”和“典型人物”的缩影。

    他意识到,这次讨论,不仅仅是考验他的“专业能力”,更是在考验他的“政治情商”和“统筹协调能力”。

    在众人争论了近二十分钟,场面一度陷入“剑拔弩张”的“赛博互喷”状态时,林墨才不疾不徐地开口了。

    他没有直接反驳任何人的观点,而是先对每一位“考生”的发言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肯定了他们各自方案中的“合理之处”。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了他的“表演”:

    “各位同仁,我认为,应对‘迷失之雾’这样的复杂危机,单一的解决方案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全民转职我的职业是应届毕业生简介 >全民转职我的职业是应届毕业生目录 > 第31章 考公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