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毕昇印刷术的坎坷成名路

    家境贫寒却心怀向学之志的布衣毕昇,有幸拜入教书先生谢青芝门下。在先生悉心教导下,他练就了一手精妙绝伦的好字,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运笔间尽显非凡功底。

    彼时,杭州城颇具规模的出版社老板皮某,眼光犀利,对书法艺术亦有几分品鉴能力。一日,他偶然见到毕昇书写的字迹,当即认定毕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遂诚意聘请毕昇担任写书版的先生。毕昇自此踏入书坊,凭借自身扎实的书法技艺,在书版书写工作上崭露头角。

    时光匆匆,谢青芝先生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临终之际,他将自己耗费毕生心血编撰的一部农书书稿郑重托付给毕昇,恳请毕昇想办法将其出版,期望书中记载的农桑知识能造福更多百姓。

    然而,现实犹如一盆冷水,无情地泼向了毕昇。打听之下,他得知出版这部农书所需费用竟高达一千两银子,这对出身平凡的毕昇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令他深感无力与绝望。

    国子监王天书专司监本书籍事务,此人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却一心想着光宗耀祖、谋取功名。他与皮老板暗中勾结,形成了官商合作的利益联盟。

    当王天书听闻谢青芝的农书后,妄图将其占为己有,通过出版此书来为自己增添虚名。于是,他找到毕昇,提出以购买书稿并将作者署名改为自己的无理要求。毕昇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一口回绝。在他心中,这部农书是恩师穷尽一生的智慧结晶,凝聚着无数心血,怎能因金钱与权势就随意更改署名,让恩师的心血付诸东流。

    皮老板见毕昇拒绝了王天书,心中大为不悦,决定借机刁难毕昇。他告知毕昇,若坚持以谢青芝署名出版该书,出版费用将飙升至一千五百两银子。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毕昇的心头,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在这充满算计与不公的环境中,毕昇深感压抑与愤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皮老板,开启了新的人生尝试。

    此后,毕昇四处寻访名师,拜师学习雕版技术。他满心期许能凭借自己的双手,掌握这门技艺,实现独立印书的梦想,从而出版恩师的农书。

    然而,深入学习后,他逐渐发现雕版工艺存在诸多缺点。雕版印刷全靠工匠一笔一划地手工雕刻版面,过程极为繁琐,效率极为低下。更为棘手的是,一旦雕版过程中出现哪怕一个极小的错误,比如刻错一个字,或是不小心多刻了一笔,整个版面便前功尽弃,只能作废重刻。

    面对重重困难,毕昇并未退缩,而是日夜思索、反复尝试。历经无数次挫折与失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堪称绝妙的办法——活字印刷。

    在毕昇的构想中,倘若工人们刻字时出现错误,无需将整个书版报废,只需用单个字的印章替换掉印错之字即可。这些单字能够灵活排列成书版,使用完毕后,还能将单字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全新的书版,极大地提高了印书的灵活性与效率。

    在实践过程中,毕昇不断改进活字印刷技术。起初,他采用木质活字,但发现木活字存在一些弊端,如印刷多次后容易变形,影响印刷品质。经过一番研究与反复试验,毕昇将活字材质由木质改为胶泥材质。胶泥制成的活字在烧硬之后,质地坚硬且稳定,便于排版,有效避免了木活字易变形的问题。

    凭借着这项创新技术,毕昇毅然开设了自己的印书社,全力主打活字印刷业务。经过不懈努力,农书终于成功印出。那一刻,毕昇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然而,好景不长。奸商皮老板听闻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嗅到了其中潜在的巨大利益,便迫不及待地找到毕昇,妄图说服毕昇将活字印刷术为己所用,以谋取更多钱财。毕昇深知皮老板的贪婪与自私,果断拒绝了他的无理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的边角料:北宋小人物志简介 >历史的边角料:北宋小人物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