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玉扣玄机
有人转头望去,只见顾昭稳步走向御阶,手中捧着一个乌木匣子。

    徐勉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是狂喜。萧衍则面色铁青:"顾昭!你擅闯朝堂,该当何罪!"

    顾昭不卑不亢:"臣有要事启奏,关乎大梁存亡,不得不冒死前来。"他高举乌木匣子,"此乃先祖父顾雍所留《江左盟誓》,记载三十年前萧衍与江南士族的约定。通时,臣还有另一证据"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裂开的玉扣:"此物乃南齐末代公主萧明月遗物,内藏血书,证明陈琳琅小姐实为南齐皇室血脉!"

    朝堂再次哗然。徐勉脸色骤变,显然没料到顾昭会公开这个秘密。

    萧衍冷笑:"所以呢?一个前朝余孽的身份,与我大梁何干?"

    "陛下莫急。"顾昭环视百官,"臣今日要说的,不是该支持萧衍还是徐勉,也不是该恢复南齐还是延续大梁。臣想问诸位一句——天下苍生何辜?为何要为一已之私,让江南再陷战火?"

    他高举玉扣:"陈琳琅身为南齐血脉,却从未想过复国复仇;徐大人身为南齐遗老,却为一已执念不惜勾结北魏;而陛下"他直视萧衍,"您身为北魏皇族,这些年为保权位,又害了多少忠良?"

    萧衍勃然大怒:"放肆!来人,给朕拿下这个狂徒!"

    禁军涌上,但荀璨的部下再次阻拦。士族官员们开始窃窃私语,王茂高声问道:"顾公子言下之意是?"

    "很简单。"顾昭声音清朗,"请陛下退位,但不立徐勉;清算萧衍罪责,但不复辟南齐;承认士族权益,但不允许割据自立。江南需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超越个人恩怨、家族利益的未来!"

    "狂妄!"徐勉厉喝,"黄口小儿,也敢妄议朝政!"

    萧衍则眯起眼睛:"顾昭,你以为凭几句话就能改变什么?"

    顾昭不答,只是看向殿外。突然,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开进广场,为首的赫然是顾昀!

    他肩部箭伤未愈,却戎装佩剑,威风凛凛。在他身后,是顾家、王家和谢家的私兵,足有上千人。

    "顾昀救驾来迟!"顾昀高声道,"请陛下恕罪!"

    萧衍大喜:"顾爱卿来得正好!速将这群乱臣贼子拿下!"

    顾昀却不动,只是看向顾昭。兄弟二人目光交汇,无声地传递着某种默契。

    "陛下,"顾昀突然道,"臣弟所言不无道理。江南经不起又一次动荡了。"

    萧衍脸色大变:"你你们"

    徐勉也意识到情况不对:"顾昀!你忘了我们的约定?"

    "徐大人欲复辟南齐,家父宁死不从才被下狱。"顾昀冷声道,"如今真公主在此,徐大人又有何资格代表南齐?"

    顾昭趁机高呼:"请陛下退位,立太子之子萧欢为帝!江南士族愿辅佐幼主,共保大梁江山!"

    这一提议出乎所有人意料。萧欢年仅八岁,若立他为帝,实权必将落入辅政大臣之手。而顾昭巧妙地避开了徐勉复辟的野心,又给了士族参政的机会。

    朝堂上陷入激烈争论。萧衍面如死灰,徐勉则怒不可遏。士族官员们交头接耳,显然在权衡利弊。

    顾昭望向兄长,顾昀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他们事先并无商量,却在这一刻心意相通——这是保全大梁、避免内战的最佳方案。

    突然,一个虚弱却清亮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我反对!"

    所有人转头望去,只见陈琳琅在裴云之和白老的搀扶下,缓步走入。她脸色苍白如纸,却目光坚定。

    "琳琅?"顾昭惊讶地迎上去,"你怎么"

    陈琳琅轻轻摇头,示意他不必多言。她直视萧衍和徐勉,声音虽弱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江左风流简介 >江左风流目录 > 第9章 玉扣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