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巴列奥略作战
疑是明知不可能全身而退的,但他们仍然坚守军令攻入巢穴。
3万人起步编制的机甲师团战斗员超过1万名,至少15000名苏军战士在遇悲惨的死斗中牺牲了,只有每30分钟传递出巢穴内部数据的14位战术机卫士存活下来。
尽管联军成功会师明斯克,但兵力明显不足以至于巢穴进入活性化爆兵反扑时人类来不及反应。
联军的攻势优势几乎立刻被突然出现的beta巨大数量优势逆转,尽管beta这时还没有运用战术,但问题是数量过于庞大。
联军全线遭到猛烈冲击,连接薄弱处立刻被切断,陷入各自为战的地步。
某些小国为了保存实力而选择紧急撤退,此举导致全线溃逃的连锁反应,但在此战中舒特勒哈维兹将军率领东德军在没有战术机情况下,在明斯克平原上杀开一条血路,取得战术性胜利,经波兰撤回东德。
整个欧洲在这次战役中损失八成装甲部队联军主力全灭,阵亡将士不计其数,巴列奥略作战宣告失败。
尽管未能摧毁明斯克巢穴,但苏联红军的忠诚大无畏精神并非一无所获,沃克联队留下的巢穴地下构造的观测情报(沃克数据)成为日后战术机开发卫士训练以及将来攻略横滨、佐渡岛、原初巢穴起到指导作用。
他们的牺牲值得每一个人类为他们落泪,似乎是作为巴列奥略作战的报复,不久以后,来自明斯克巢穴的beta发动空前的大规模攻势。
通过一连串袭击将苏联切割为东西两部分,经过大溃败后,整个欧洲损失惨重又接不上预备部队,人力资源和装备补给几乎被榨干。
筋疲力尽的欧洲方面无力防御,接连丢失可居住领土,战线因而全面瓦解。
欧亚大陆西北部人类被完全驱逐,由beta基本控制,接着h07苏阿古特巢穴开始建设。
战线的崩溃让东欧国家与苏联隔绝,与北约部队一起撤退到西欧,再也不能发起大规模进攻,苏联腹地也很快接连陷落。
苏联腹地也很快接连失陷,随着后勤经济出现问题,东欧国家内部纷纷开始出现亲北约派系,并逐渐走上台面,陷入政治不稳定状态。
而东德被史塔西掌控,进行恐怖统治,随着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战况恶化,苏联将alternative3从新西伯利亚移到哈巴罗夫斯克。
为应对兵源紧缺,欧洲将军事服役年龄进行大幅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