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大哥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有此一战的辉煌战绩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并未辜负圣意。”

    傅友德笑着回应道,“燕王殿下,此次交战,咱们一共掳获八万名敌方士卒,准备怎么处置他们?”

    朱棣沉思片刻,“元军中的兵士实力不俗,不如编入我大明军队效力,为国尽忠。

    当然具体事项还需要请父皇定夺。”

    “甚是合理。”

    傅友德点头称善,“那么末将会随着胜利的捷报一同递呈,请父皇做最终裁定。”

    “那就辛苦傅将军了。”

    朱棣微笑点头示谢。

    随后,包括傅友德在内的众位将领相继退出了大殿。

    可是在所有人都离去后,朱棣仍旧留在殿内。

    片刻之后,他开口问向空气:“你觉得父皇会如何处理这批元军降卒?”

    尽管周围寂静无人应答,但下一瞬——从后殿缓步走出一位穿着黑色僧衣的和尚,走到朱棣面前伫立。

    那名和尚从容开口:“皇上不会允许殿下收编这些降卒,反倒会把这些人分配到其他藩王属地以及各地驻守部队里。”

    和尚接着分析:“毕竟北平原本只有五万人马,因圣旨征召又招募青壮五万,如今十万兵力已经十分罕见,再加上新得来的八万投降兵丁就显得过于强大了,这是朝局平衡不容许打破的部分。”

    接着朱棣轻笑着再次问道:“如此看来,此番立下的大功,父皇应该给我怎样的嘉赏呢?”

    黑衣和尚却未直接给予答复,只是径直走到朱棣身旁盘腿坐下——这般亲昵举动显见其与朱棣的关系密切到可失礼的程度——这才淡淡开口:

    “不过就是金钱之类的恩赐罢了。”

    说着,他又目光深刻地看着朱棣意味深长地说道,“王爷如今已是藩王身份尊贵无比,位列君臣之下却凌驾于万千世人之上,难道还有什么更大的渴望么?难道还想进一步不成?”

    听到此话,朱棣面色骤变:“出家人不打诳语,休要胡言,锦衣卫若听见,本王也难保全你的性命。”

    说罢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斥责,却又坚定表态:

    “吾且明言——父皇健在,大哥主政,则绝无半点反意。”

    随后,语气更铿锵有力:“我的大哥贤德聪颖、宽厚仁爱令人钦佩敬重,满朝文武莫不归心认同。

    待父皇登遐,兄长即位必将是一位圣君临凡普施福泽。”

    可黑衣和尚听罢只留下一句话:“不过殿下需知,您的这位长兄并不长久人世啊。”

    刹那间,朱棣倏地站起拔出旁边摆放着的利刃剑锋横架于那和尚颈项处愤怒质问:“姚广孝!你到底想说什么?难道不知单凭这一句话,我就可以亲手让你魂归西天吗?!”

    眼下,这个身披黑袍的僧人,怕也只有朱棣能够真正懂得他的才干与智计。

    不过倘若朱雄听闻他的名号,定也会有所知悉。

    因为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有这样一段:姚广孝,这位被冠以“黑衣妖僧”

    之称的人,不仅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筹谋者,更是那场战役里首屈一指的功臣,甚至还有“黑衣丞相”

    的美誉。

    他和朱棣的关系,既像师徒又似挚友。

    而提及此人,众人无不动容,因他才智绝伦、谋略深远,几近妖孽。"如果燕王想杀,早已动手,何必拖延至今?”

    “不管如何,燕王只需静候佳音便是。”

    “贫僧所言,终将应验。”

    “如今太子虽圣明贤德,令兄弟归心、群臣服膺,并得当今天子厚望,可这正是其隐患所在——太过操劳,迟早身体吃不消。”

    “以上便是贫僧肺腑之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简介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目录 > 第12章 大哥这次是真的动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