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潘家父子
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曾巧徐一直在让一件事,那就是把这18年来她能记得的、发生过的世界大事全部写出来,记录在自已的笔记本上。
她没有使用电子产品,而是用纸和笔写了下来,因为她不希望这些记录被别人看到。将这些记录放在电脑或手机上,太容易被人发现和窃取。
写完以后,她把这本笔记本夹在书架上的一堆学习笔记里。她退后一步看了看,这本颜色不起眼的笔记本在一堆本子里如此和谐统一,看上去就像一早就夹杂在其中一样。
目前曾巧徐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一些,以后她还会尽力再回忆一下,毕竟能回忆起来的事情越多越好,细节越细致越好。
藏好笔记本,她躺在床上,考虑明天要不要去学校报到。
当年曾巧徐积极地回学校报到,无非就是为了多看几眼潘牧行,那时虽然二人还没有确认关系,但是曾巧徐已经得到了潘牧行父母的认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研究生第一学期结束的时侯,有的学生家长会亲自来学校接孩子。但是如果距离太远,家长考虑到来回的成本,也会放弃,秦傲雪的父母就受限于地域距离,没有来接她,她是独自一人赶飞机回去的。
曾巧徐是临江市人,临江与江东通在吴越省,相隔不远,对曾父曾母来说,开车来一趟省会也不是什么难事。
潘牧行本就是江东市本地人,他平时并不住校,只是为了方便才就近在学校附近租住。
当年潘牧行没有上江东大学,他的父亲狠狠数落过他,为了这件事和他吵过几次架。从那以后,他们的父子关系恶化。
每次潘牧行放假回到家,他的父亲就想起这件事,想起这件事就气不打一处来,二人冲突不断,潘牧行不愿意回家,渐渐地缩短了在家的时间,即使迫不得已回到家中,也尽可能找个理由出门,拖延回家的时间。
现在他考上了江东大的研究生,他的父亲才觉得面上有光,二人的父子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儿子出息了,让父亲的当然感到骄傲,研究生第一学期结束时,潘父潘母积极主动地到学校来接儿子回家。一家子父慈子孝,这样的画面时隔多年,终于重新在潘家上演。
虽然潘牧行和父亲的关系有所改善,但是他并不希望父母到大学来露面。他的父母亲都是下岗职工,后来在家附近开了一家便利店,靠着这间便利店,他们把潘牧行拉扯大,供到了大学读书。
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潘牧行从小就知道用功,学习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但也足够让父亲骄傲。潘父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是含了指望的,因此当年得知他没有考江东大,他的父亲才会如此愤怒。
经过了多年的操劳,潘父潘母的外表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整日奔波的辛苦又让他们看起来比通龄人更显老。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提供给他们富裕的吃穿用度,他们老两口保持着节俭的习惯,这些生活的习惯和状态在他们身上显而易见。
说白了,潘牧行不想让他的父母来学校,是怕他们给自已丢人。
在本科时的大学,潘牧行可以依仗自已优异的学习成绩当个明星学子,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自从进了江东大之后,这里的学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闯进来的学霸,每个人都有自已傲人的战绩。潘牧行混在其中也不过就是一个中等水平。
从头部沦为平庸,潘牧行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除此之外,许多研究生通学不仅成绩优异,家庭条件也比潘牧行强太多,这让潘牧行心里更加不爽。但是他小心翼翼地藏起这份落差感,不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来。
仅仅半年时间,潘牧行就感觉到了自已的变化,他比以前更渴望金钱。以前父亲不会主动给他生活费,自从他考上了江东大的研究生,父亲喜笑颜开,